習近平在中共召開二十大時期,提出這十年他強硬手段執政的重要成績,以此證明中共應該支持他連任中共總書記及國家主席等職位。其中之一就是反貪。不過將這個成就和習近平其他政策如「國進民退」、「共同富裕」與他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聯繫在一起。我們從經濟學角度推論:習近平的反貪政策僅是將貪污行為更隱密化。反貪應該是失敗。甚至狀況更嚴重。

政治學的鐵則:權力使人腐化。並由此衍生: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經濟學不談腐化,經濟學談追求利潤。當市場受到干擾而變動,資源配置就會改變,這就產生可以創造利潤的空間。尤其當政府介入經濟而產生的衝擊,影響更大。

習近平執政的特色,就是將權力不斷集中,並且加強深度干預經濟。從共產黨、政治角度,習近平認為這樣比較好。但這個結果已經偏離原先經濟運作的軌道,以致於有人可以在新的環境中獲取利潤。經濟學認為有尋求利益的機會,每個人都會作。一般人會做,商人會做,政府官員也會做。以習近平的共同富裕來說。中央政府可以依其目標逼大企業將其經濟利益給國家,各地方政府也會依照其目的要求地方級企業交出部分經濟利益。被指定的企業固然要交,不被指定的企業,難道就會逃過部分政府官員勒索的命運?

或許有人問,為何沒有見諸報章雜誌?一方面這些報章雜誌受政府有關單位控制,不敢隨便爆料。一方面索賄與納賄雙方會喬出一個雙方能接受的價碼,讓這樣的「交易」隱密而長期化。習近平每一個強化政府權力的動作,就增加各級官員可以索賄的機會。

習近平的清零政策也是這樣。它強烈影響人民的生活,自然會有人想辦法擺脫這樣的限制。諸多辦法之一,就是和執行單位交涉,被干涉者給一些資源,交換干涉者放鬆干預讓他們可以生活的更舒適。

消費或生活上會這樣,投資或其他商業活動也會。例如政府把人民鎖在家裡,自然要運送食物進去給人民。要採購誰生產的物資?物資品質高低及其檢驗?以怎樣的價碼採購?數量多少?這些都可以變成政府採購時,可以索賄的機會。

從經濟學來看,政府雷厲風行的執行干預市場的政策,甚至包含反貪政策,僅是在媒體、對人民宣傳的觀感上比較好看,對真正的問題經常沒有解決,甚至更加惡化。舉例來說,習近平反貪好幾年了,竟還出現「貪2700億!山東前副省長擁46情婦 行宮嗨玩鴛鴦浴」。這不就意味反貪的效果沒有想像的大。更進一步說,副省長這樣貪、那樣色,難到他的長官、同僚都不知情?下屬默不出聲?或者他們都是共犯結構,而該副省長比較倒楣,被抓來祭旗而已。或許這比較可能是真實。該副省長貪污的方式,難道其他人不會上行下效?各自劃地賺錢?中國山東是這樣,其他省份難道都很守法?

中國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就冀望用政治、道德訴求來抓貪反賄,五百多年來都證明失敗。現在習近平的作為也和朱元璋相似。其失敗的命運可以預知。怎樣才能解決或減少貪污的問題?香港制度可以借鏡。但中國若學習香港制度,就必須言論自由、讓整個體制脫胎換骨成香港模式。這又恰恰證明明清-習近平的方式失敗。香港模式就是從經濟學邏輯推演出來的模式:管越少的政府越好。一言以蔽之:放權。

文/林修正 (退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