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北韓18天11次射彈及可能即將進行的第7次核試爆,南韓媒體《朝鮮日報》(조선일보)報導,韓國政府向美國提出類似北約(NATO)的「核共享」要求方案,其中包括讓南韓F-35AF-15K等戰機也有執行核彈投擲能力,以確保南韓的核「遏制力」。

報導指出,韓國政府提出的是一種「延伸威懾」(Extended Deterrence)的概念,等於是撐起「核保護傘」,主要是提議美國的核應對戰鬥力擴大至為韓國提供防禦,包括導彈防禦、精密打擊武器等,達到「以核制核」的基本邏輯。

韓國提議的「核共享」方案之一,是希望美軍在韓半島周邊「循環部署」可以運輸核武器的美國戰略資產,包括B-1、B-2、B-52戰略轟炸機,可搭載低當量戰術核武的F-22、F-35攻擊機、可發射換裝低當量核彈頭的BGM-109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水面艦或有UGM-133A「三叉戟Ⅱ型」彈道飛彈的潛艦;認為上述武器在朝鮮半島周邊進行長期部署,金正恩會出於「戰時美國可能會實際使用核武器」的恐懼心理克制核挑釁,進而達成「恐怖平衡」提高對北韓的核遏制力。

韓國另一項提案是讓南韓空軍F-35A、F-15K戰機具有投擲「B61-12」戰術核彈的能力,先期讓空軍飛行員前往關島、夏威夷等地進行模擬核彈投擲訓練,戰時能與美軍搭配,提高「核共享」成果。

報導說明,韓國政府提出的「韓國型核共享」方案與現在美國在北約5個成員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土耳其)部署150至200枚「B61」戰術核彈,戰時由當地部隊與美軍共同運營方式略有不同;韓國政府希望的構想是在韓國領土內不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的情況下,尋求能夠取得「以核制核」的核遏制力;但現實上這也可能導致北韓誤判反彈及必須面對周邊國家反對等各種狀況。此外,儘管希望「共享」的是最大程度減少輻射塵附帶損害的低當量戰術核武,但勢必還是必須面對國內反核人士的反對而分裂,所以韓國政府一再低調避談。

事實上,遇刺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今年2月27日談到俄國入侵烏克蘭相關情勢時,挑戰日本核禁忌,提議日本應該討論與美國的「核共享」政策,即在日本疆域部署美國核武、共同運用;不過,現任首相岸田文雄隨即在隔日表示,日本1971年制定的不製造核武、不擁有核武、不引進核武,「非核三原則」基本政策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