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最高審計與監督機構、專為美國國會提供審計、評估和調查服務的「美國政府問責署」(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U.S. GAO)美東時間28日提出調查報告,指美國海軍80噸級特大型水下無人載具(Extra-Large 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s,XLUUV)開發案,進度嚴重落後3年,而且超出原先預算2.42億美元(約新台幣77億元)。海軍方面回應,進度延宕主要是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導致缺工、缺料,目前規劃將在2024年2至6月份獲得原先簽訂合約購買的5艘XLUUV。

問責署質疑,依原先計畫海軍應於2020年12月獲得第1艘特大型水下無人載具,在2022年底完成全部5艘XLUUV交付,但現況明顯落差;且以2023財年海軍成本數據顯示,5艘水下無人載具「原型」加上測試載具,最新成本估計為6.21億美元(約新台幣197.65億元)。問責署認為海軍與承包商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與杭亭頓英格斯工業(Huntington Ingles Industries,HII)存在溝通上的問題,導致延誤、成本超支。

但海軍方面坦承開發計畫確實受到延誤,但主要原因是COVID-19疫情影響,缺乏合格的焊工、原物料「鈦」金屬及電池系統,否認有關溝通不良問題。海軍官員指承包商最新工程目標是2024年2至6月份交付全部合約的5艘XLUUV。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提到,美軍自2019年獲得「XLUUV」開發許可後,「幾乎沒有詳細說明過計劃的角色或設計細節」。根據零散訊息組合,新開發的XLUUV,被暱稱為「虎鯨」(Orca),艦身長度16公尺,重量80公噸,並可依照任務內容加裝不同模組設備,動力來源為柴油發動機和鋰電池混合動力;最高航速8節(約時速15公里),最大航程 12000公里,可深潛3350公尺;搭配遙控和人工智慧操縱模式,可執行水面和水下偵查、電子作戰、佈雷和掃雷等任務,連續在海中執行任務達數個月之久。目前觀察到「虎鯨」因體積過大,將無法由潛艦攜行,必須從陸岸或大型船艦施放,未來操作方式尚不明確。

目前中國解放軍公開承認擁有3噸重、艦身長5公尺的水下無人載具「HSU-001」,數量及各項參數不明,中國官媒多稱能「蹲點伏擊」,顯示其可能能長時間潛伏深水待命,威脅水面航道船艦;而美國軍事媒體《海軍時報》(Naval News)日前以衛星照片研判,指解放軍三亞海軍基地疑似出現兩艘黑色塗裝的超大型水下無人載具,推測可能是處於早期測試或競爭性的試驗中,但也可能反超前美國擁有。

解放軍列編的「HUS-001」水下無人載具。   圖:翻攝新浪軍事(資料照片)

美國軍事媒體《海軍時報》報導以衛星照片研判,指解放軍三亞海軍基地疑似出現兩艘黑色塗裝的超大型水下無人載具。   圖:擷取《海軍時報》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