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去年超車瑞士,成為台灣黃金進口第一大來源國,台灣銀行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分析,日本擁有許多國際認可的黃金精煉廠、龐大回收能量以及活躍套利市場,讓調貨成本競爭力優於歐洲。

財政部近日發布統計通報指出,貴金屬具高價值、外表美觀、穩定化學性質或保值等特性,是飾品、電子、航空、通訊等產業不可或缺的材料,以黃金、白銀、鉑金、鈀金等4種金屬較為常見,也是台灣貴金屬進口主要項目,又以黃金占超過6成最多。

檢視近10年來黃金進口情況,財政部統計處官員指出,民國100年受美國低利率及歐洲經濟危機影響,黃金價格急升,台灣的黃金進口值攀上25.8億美元高峰,隨後因美元走升壓低避險投資需求,金價下挫,進口規模逐年縮減。

統計處官員表示,109年、110年金價回彈,推升總進口值走揚,分別達19.74億美元與22.21億美元水準;不過,今年1至7月進口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

從細項觀察,統計處官員指出,黃金半製品占整體黃金進口比重逾6成、為最大宗,主要是電子科技產業應用所需,其次為黃金條塊約占3成,以珠寶、投資及保值為主要用途。

就進口市場而言,統計處官員表示,瑞士向為台灣黃金進口首位來源國,由於近年購自日本較具價格優勢,自110年起取而代之,今年1至7月以日本占34%、香港21%、瑞士18%,為台灣黃金進口前3大市場。

所謂日本價格優勢,有「黃金王子」之稱的楊天立指出,日本黃金市場具備3大特色使調貨成本較低;首先,日本有很多國際認可的黃金精煉廠,第二,具備較大回收能量;第三,擁有很活躍的期貨、現貨套利市場。

不過,他強調,這一優勢並非一直存在,整體還需視市況變動而定,比如今年7月金價下跌至1700美元,亞洲市場實體黃金調貨相當吃緊,面臨需求熱絡,日本調貨成本同樣上漲。

楊天立表示,調貨成本涉及範圍相當廣,包含運輸保險、精煉、取得舊料回收等,以進口至台灣而言,瑞士等歐美國家光是在運輸保險費用上,優勢就不比日本;同時,瑞士黃金精煉成本較高,比如在薪資、ESG、 安控、工序方面的超高標準,都推升了報價。

此外,根據統計通報,鈀金隨著油電混合動力車銷量看增,需求持續攀升,10年來劇增3.7倍;今年受地緣政治危機、經濟減速、疫情反覆的拖累,1月至7月鈀金進口價量齊見下滑。

楊天立指出,工業貴金屬鈀金前景今年呈現反轉,鈀金相當大需求源自車業,如果經濟衰退,車輛銷售會受影響,缺晶片,製造上面臨瓶頸,可見車業短期不容樂觀;同時,鈀金價格在俄烏戰爭開打時飆至每盎司3400美元,但後來一度將近腰斬,波動度過大,一般投資人很難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