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個人結論:不要把自己或朋友形容得無所不能,也不要刻意蔑視敵人而掉以輕心。

本週焦點人物當屬陸軍退役少將于北辰。除了3發天弓飛彈攔截率「210%」之外,包括信號彈有「脈衝」功能會把無人機的照相功能「燒毀掉」,和以從軍32年經驗推論解放軍「不可能不休假」不會持續軍演的說法,都引發「兩岸」網友熱議。

筆者不願意用「訕笑」這個詞形容于將軍,但大部份網路言論都呈現似乎是「低階錯誤」的難以置信,或許于將軍是「用心良苦」,在不洩密和爆內幕的狀態下能說的有限,但應該還是該想一下這樣的發言是否得當與後續效應。如果真的是為了「抖內」和「點閱率」而大放厥詞,恐怕就很難讓人相信那些所謂「找語病」、「小粉紅」、「在地協作者」的名詞堆砌和指控。在于將軍大罵「陸軍司令部居然出來打臉我」、「從今天開始不要叫我黃埔人」之後,不妨檢視一下網路留言回覆中有多少「支持者」?上節目累積了聲量嗎?不是要從政選議員嗎?此時做出「切割」有助於選情嗎?

筆者之所以用「熱議」一詞,主要是于將軍所言太顯而易見被提出質疑。事實上,許多「名嘴」不知從何聽來,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軍事論點,都令人「驚訝」不已。例如有位社會記者出身的王姓名嘴說國軍在金門、馬祖驅離中國無人機,說是發射信號彈,實際是「石墨彈」,表面上未立即擊落無人機,但是釋放大量細如絲的石墨絲,將造成中共無人機毀損,還解釋石墨彈是繼電磁脈衝的特殊武器,中國也有,中科院本來就有生產無人機訊號阻斷槍,自2005年起大量研發石墨彈,還可以用信號槍發射,剛好用中共無人機來試槍…說得煞有介事,但仔細查找資料,有沒有無人機訊號阻斷「槍」?不知道!有沒有用信號槍發射石墨彈?不知道!但石墨纖維彈,主要在於讓石墨細絲隨風飄散,附著在電力設施上,藉由石墨高導電特性,使電流加快,燒斷輸電線,或使電力設備過熱或電流過強而引起火災。不知道在小規模的信號彈上使用意義何在?能精準地在無人機「上風」處引爆?若不是在敵方土地上使用,造成供電癱瘓不是害了自己?但為什麼批評的人少?一是王姓名嘴並沒有職業軍人身份;二是所說的彈種少見,懂得人更少;那陸軍司令部為何不比照「說明」,或許是事涉機密,或許是不值一哂,筆者不便揣度猜測。

電視上、網路上許多被稱為「軍事專家」的人,對自行研發或國軍籌獲、現有裝備都給予高度評價,這其實很好,也是自信心的一部份,但有時形容地過度就成了有些莫名的自大。應該說,再好、再精良的武器設備,都有其限制因素存在,無論是台灣自己研發生產的,或是對台友好的美國、日本所擁有的都一樣!不是上維基百科查找一下諸元,能打多遠、能飛多快,就可以上電視隨便說說,特別是「竹篙裝菜刀」亂湊一通,記得美國要提供M142「海馬斯」(HIMARS)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給烏克蘭時,因為拜登承諾不會遠距攻擊到俄境,竟有媒體說美軍「修改」設備,讓「海馬斯」只能打70至80公里,真的有點令人啼笑皆非。

同樣的,面對解放軍新式武器裝備,不管是山寨的也好,未驗證的也罷,或許沒有中國媒體宣傳吹噓的震懾威力,但站在國防對峙的角度,必須「料敵從寬」,根據事實進行最嚴苛的分析判斷。譬如5枚導彈從台灣「太空」飛過,軍方沒有啟動攔截就是分析後的判斷,可以合理解釋,但最大的爭議點是不該讓日本搶先發布,再事後「解釋」。又如網路傳言:解放軍「小船怕浪、大船怕湧」,諷刺中國「下水餃」式造艦品質堪虞,但事實上,這句俚語並不是因解放軍艦艇瑕疵而來,而是存在已久的航海人經驗。刻意將敵人「弱化」,在提高軍心士氣上很有助益,但是過了頭就變成「愚民」,也不是件好事。

這次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所引發解放軍大規模軍演,有外媒分析是「預先計劃好的」,認為解放軍夏季演習是常態,可能是幾個例行、表定軍演集合起來,但必須思考的是如果是「集合」式的軍演,其中協調、調度、後勤支援都可能重複,互相傾軋,而就算從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7月19日報導裴洛西計劃訪台就開始計劃軍演,也不過短短兩個禮拜,其中還包含集中兵力所需的時間。如果不是演習,而是真正的犯台,是不是也是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準備好?這才是必須去關注的部份!至於「雷根號(CVN-76)」航空母艦是否穿越台海,筆者在上週已做預言,而「雷根號」19日返回橫須賀港補給、維修,或許是短暫行程,但與先前所說「未來數周」,可能不太吻合。

筆者認為台海現在是處於緊張態勢,兩岸關係緊繃,所以更應該理性、務實地思考敵我關係,那些把自己或朋友形容得無所不能、刻意蔑視對手的言論,沒有必要也不可取,特別是擔任過重要軍職的國軍將領,別把自己變成笑話,害國軍也變成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