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中國、澳洲之後,歐盟也試圖擴大爭奪對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據歐盟駐太平洋大使席姆(Sujiro Seam)16 日受訪表示,隨著該地區成為主要大國地緣戰略競爭的一隅,歐盟正努力透過經濟聯繫和新的安全承諾,來加強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
席姆在訪問紐西蘭期間告訴《路透社》,歐盟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太平洋地區的發展夥伴,也希望成為他們的經濟和戰略夥伴。席姆稱:「太平洋地緣戰略的重要性,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包括歐盟在內。」
《路透社》在報導中指出,席姆發表的言論,是在大國爭奪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之際發出的。在中國今年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議後,美國和澳洲也加強參與區域事務。此前,歐盟在太平洋地區長期的存在,主要是依靠法國與法屬玻里尼西亞的關係。
席姆透露,歐盟在太平洋地區有幾個正在進行的發展項目,並計畫推動更多項目。例如歐盟正在敲定計劃,耗資 500 萬歐元在基里巴斯的基里蒂馬蒂島,建立一個碼頭進行可行性研究。此外,席姆稱,去年 9 月,歐盟宣布了《歐盟印太合作戰略》,並設立了一個 3,000 億歐元的全球基礎設施基金,將有助於促進雙方關係。
席姆強調 :「我們一直重申,我們在該地區的立場不是針對任何人,我們在這裡不是為了遏制中國。」然而,《路透社》指出,當各國決定與誰合作時,重要的是要對國家進行評估,例如這些國家是否正在接受發展援助和貸款。
對於席姆聲稱不是為了遏制中國,他提及中國長期利用一帶一路的「債務陷阱」外交,並批評「來自中國的大部分援助,實際上都是貸款,所以這增加了這些國家的債務脆弱性」。席姆聲稱,提升歐盟在太平洋地區存在的戰略,一部分是提供經濟機會,歐盟已經與太平洋島國政府達成了一些貿易夥伴關係,並正在與東加進行一項類似協議的談判,以使其更好地進入歐洲市場。
此外,席姆還介紹到,歐盟計劃加強其在印太地區海上監視的足跡。由於此前法國軍隊在該地區擁有常駐軍事資產,這些資產曾被用來為歐盟的項目提供支持。
中國華東師範大學澳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弘表示,澳洲、美國和歐盟,它們正在一同把南太地區變成地緣戰略競爭的平台,為該地區添加一層濃烈的政治化氛圍,而這與南太國家嚮往和平與發展的意願背道而馳。
陳弘分析,歐洲本身和太平洋地區沒有太多的直接關聯。如今,歐盟展現出參與到美國「印太戰略」中的明顯意願,造成增加了地區的不穩定性。
陳弘強調,相比之下,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公開、透明,並且對三方合作持開放態度。而「債務陷阱」不過是西方國家的老生常談,它們始終也沒有舉出一個真正的例子,其目的是想透過捏造出一個謊言,愚弄一些國家。
另外,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今年 5 月底展開 10 天 8 國的南太平洋訪問,並在結束南太之行後對媒體表示,中國無意同誰比拼影響力,也沒有興趣搞地緣爭奪。中國尊重島國同其他國家已經建立的各種聯繫,中方願繼續本著開放態度,根據島國的意願,同澳、紐在南太地區開展更多三方或四方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更大合力。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5月底展開為期一週的太平洋「跳島之行」,期間於巴紐首都莫士比港和該國外長埃奧(Soroi Eoe)會晤。 圖:翻攝自趙立堅推特(資料照)
2022年7月12日多位領導人聚集在斐濟首都蘇瓦的太平洋島嶼論壇上。左起,澳洲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斐濟總理巴依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 圖: 翻攝自陸媒《大紀元時報》(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