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近看到美國的外交雜誌《Foreign Policy Magazine》的副總編James Palmer 的一篇文章,這個文章探討美國下院議長裴洛西來台後,中國為什麼只實施軍演,而不敢下決心侵入台灣。這篇文章有許多的觀點,大家或許已知道,但是文章中的若干資訊與看法,作者覺得很值得大家参考。
一、軍演沒有演變成戰爭的數個理由
中國在台灣周遭持續一個星期左右的軍演,在8月10日,中國發表軍演結束。同一天,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中國的戰鬥機越過海峽中線已漸漸變成常態化。不過,中國對裴洛西的訪台戲劇性地擴大的可能性似乎可以排除。
儘管中國經常不斷地威脅要侵略台灣,但為什麼沒有下定決心採取軍事行動入侵台灣呢?在裴洛西訪台的餘波盪漾當中,來探討其理由是有意義的。
台海所以沒有發生戰爭是有數個原因的。
首先是中國有期待,認為中國即使不用武力,台灣有一天也會回來。不過, 如果觀看台灣的民意調查,這只不過是幻想。因為回答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在30年前是25%,而現在僅剩2%,而所以會有這樣變化的背景是因為:世代交替的結果造成意識的變化,另一個就是中國侵害人權的問題。
雖然如此,中國的領導階層或許相信統一台灣是可能實現的。國台辦在白皮書中,主張:台灣的市民被獨立傾向很高的執政黨=民主進步黨與歐美國家所騙。駐澳洲的的中國大使發言說:台灣的民意調查結果是錯誤。中國的高官與當局對於自己國家的體制有常習性說謊的習慣,對於其他國家的情況,也會自以為是地認為和中國一樣。
二、從1979年起 中國的實戰經驗是零
不過,中國共產黨領導部門有很高的可能性認為透過強迫與顛覆活動可以使台灣屈服。
對於中國採取姑息的最大在野黨=國民黨與以及各種犯罪組織,中國就與這種種的組織建構關係,而花了很多的時間與金錢在這方面上。中國領導部門也認為美國可能會崩潰,如果這樣子的話,台灣將會失去最大的庇護者。
中國即使判斷不可能有和平統一,但是伴隨入侵台灣而來的風險卻是極高的。縱然美國沒有直接介入,但是也沒有入保證說入侵會成功。1979年的中越戰爭的結果,是中國提前撤退。在此之後,中國的實戰經驗是零。
中國雖然在嘴巴上講侵犯台灣要速戰速決,但實際上,要侵犯台灣是需要前所未有的規模與海陸空共同的出擊。台灣雖然在士氣與後勤方面,有問題存在,但是從很早以前,就已對於中國的入侵有所準備。
三、入侵如果失敗 中國可能會有體制的危機
此外,中國犯台也會有地緣政治上的風險,那就是可能與美國全面開戰。
有一部分的中國軍事研究者深信《入侵台灣可以把美國從亞太地區趕出去》而不疑。的確,美國人的參戰意願與台灣的防衛能力是有疑問的,但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內內部,是沒有人期望因為與世界最大的軍事國家大戰而嚐到屈辱性的失敗,或是世界被核子彈的火燄給吞噬而走上世界結束的結尾。
對於入侵台灣,其跟美國的關係會如何變化呢?此固不用說,但是這將顛覆中國自己是和平大國的主張,而中國與日本的關係也將崩潰。
中國即使統治台灣,至少在初期時要把台灣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般加以隔絕應該是不可能的。即使把台灣的網路切斷,但是台灣的科技水準很高,如果把侵犯台灣與佔領的實際狀況透過影像與動畫播放出去,那麼對於中國的風評會給與很大的打擊。
入侵台灣也可能造成中國的景氣衰退。中國南部的經濟是緊密地與台灣的供應鏈以及資本結合在一起的。因為戰爭,這將會有損失。就有提案:世界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受託企業=台積電(TSMC )等等的IT企業在中國入侵之際,要採取破壞製造現場的焦土政策,而人才也會從台灣逃出去。
因為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歐美就實施了經濟的影響力與制裁,入侵台灣將招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與一般市民的憤怒,而且人們也可以想到有幾個情形是會把中國廣大的統治系統加以壓垮的,首先就是在入侵失敗的時候。
由於中國不斷在其國內做大內宣告訴人們說:與台灣的統一是公正而且不可避免的,而且軍事上的勝利是很簡單、容易可以達成這個目標的。而中國民眾也都堅定地相信這些宣傳文句。正因為如此,失敗的風險就會增加擴大。
中國的民族主義與過度的自信、不安以及愚蠢是推動世界局勢的很大的力量。但是至少在現階段,中國入侵台灣會伴隨巨大的風險,而中國認為只要採取強硬的態度,就可以不必入侵而使台灣屈服的想法都是使中台戰爭之機率下降。
四、結論
從這篇文章來看,似乎點出了中共的問題,尤其國內很難從政治心理學的角度看中國與國際局勢。習近平沒有毛澤東的智慧,連連犯錯,例如一個軍演造成世界許多國家的脫中。但無論如何,壯大台灣自己,改變自己軍事上的弱點,讓親中勢力在台灣政治消失,這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
抗議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Ed Markey)訪問團訪台,解放軍再度對台舉行軍演。 圖 : 翻攝自解放軍官網(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