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SCSPI)先前指出,雷根號位於台灣東部、沖繩東南方海域。最近美國第七艦隊發表聲明,雷根號 13 日航行到菲律賓海執行任務,處於戰備狀態。雷根號指揮官弗雷德·戈德哈默(Fred Goldhammer)上校表示,一切所為都是力求達成共識,不只保持戰備狀態才能在衝突中獲勝,還要維持高水平的作戰能力,以應對造成地區和平威脅的人。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日前訪台,使美軍加緊戒備,部署雷根號和黎波里號航母打擊群到沖繩東南海域,進行雙航母演習。「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分析,美國更加重視航母打擊群在西太平洋的部署的銜接,目標是常態化,建立一個部署狀態的航母打擊群。

美國防空武器協調員(ADWC)、雷根號作戰指揮中心的帕特里克·瑞安(Patrick Ryan)上尉負責監督防禦系統,例如滾體飛彈 ( Rolling Aireframe Missile )、近程防禦武器系统 ( Close-In Weapon System )。他透露 :「我們模擬向我們發射的導彈,並執行我們預先計劃進行回應。我們還與第 5 艦載機聯隊協調執行空中任務,協調我們的進攻和防禦資產。」

瑞安表示,美國海軍希望在實際對戰情況下能夠高度針對,「因此我們和戰鬥團隊需要處於領先地位,才能進行戰鬥」。

航空交通管制員特里曼·洛厄里(Tremane Dunlap Lowery)提到,每天工作內容包括監控飛機的彈射和回收、向飛行員介紹情況、制定空中計劃和更新警報條件,並強調「無論情況多麼嚴重,每天都要為任何情況做好準備」

美軍第七艦隊聲明 :「無論好戰國或脅迫國在該地區的活動是否增加,或被認為增加,美國海軍任務均無改變,我們在印太的部署姿態或存在也不會有變化」。當局認為這一切都符合美國目標的核心,「這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和盟友保持一致,他們擁有志同道合的價值觀和對國際規範的理解。」

滾體飛彈用於攔截巡弋飛行型態的反艦導彈與其他具有威脅性的飛行器。圖為RIM-116滾體飛彈。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近程防禦武器系统是一種裝設、配屬在海軍船艦上,用來偵測與摧毀逼近的反艦導彈或相關的威脅飛行物,作為戰艦近身防衞用途的武器系統。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