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川普陣營稱他的就職典禮出席人數比2009年的歐巴馬還多,川普的幕僚康威還用一句「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來說明她的依據。外界當時都把這個當做笑話。豈知,在兩極化的政治下,「另類事實」不斷出現,川普贏得大選、提早投票、郵寄投票都是造假,群眾應該衝入國會阻止副總統彭斯宣布拜登當選。美國的民主受傷甚重。

同樣的,林智堅論文門發生的第一時間,總統蔡英文到林智堅的臉書留言稱「智堅辛苦了」。昨天台大審議結果出來,民進黨發出新聞稿稱「民進黨相信林智堅個人清白」、「有心人士不要藉此進行抹黑潑髒水」,何嘗不是民進黨版的「另類事實」。

論文門發生於7月5日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指控林智堅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涉嫌抄襲竹科管理局委外研究報告;同日,媒體人黃揚明也在臉書發文指出,林智堅在台大國發所的碩士論文,也與同學余正煌的碩論大量雷同。兩個指控都有大量的比對作為依據。到了8月9日,台大學術論文審定委員會做出結論:一、兩篇論文有抄襲之嫌;二、林智堅抄襲余正煌;三、余正煌沒有抄襲林智堅;四、建議撤銷林智堅碩士資格。台大教務處核定生效。

整個事件一開始,7月5日前,綠營即透過親綠媒體報導,指控對手要舊飯新炒,指控林智堅論文抄襲云云。但這個操作並不成功。而整個事件之所以壓不下來,有幾個關鍵因素:

一、台大是國內最頂尖大學,外界認為,應該用更高或應有的學術水準來檢驗或自清;二、林智堅的指導教授或余正煌的論文口試委員是國安局長陳明通;三、倫理委員會召集人、社科院院長蘇宏達,之前曾因批評故宮言論遭民進黨政府以社維法查水表,但法院卻判蘇宏達勝訴;四、台大校長管中閔曾在校長遴選後,遭民進黨政府「卡管」,甚至搞掉了三個教育部長,民進黨在台大沒有隻手遮天的能耐;五、不只民進黨要選舉,台大今年也要改選校長,9位校長候選人勢必得在這個議題表態。果不其然,台大也以最快的速度回應外界,迅速組成審定會,並開始約談三個當事人。

林智堅陣營一開始就鎖定「打蘇(蘇宏達)」,以蘇給師生公開信有「醜聞」兩字,要扣蘇宏達「未審先判」,申請蘇宏達迴避。林智堅陣營甚至稱,沒有程序正義、就不會有實質正義,蘇宏達若還是召集人,林智堅就不會出席審定會。

結果是,林智堅悄悄地把18頁答辯書送進審定會。甚至在台大約談3次不到,在台大已經寄出審查結果後,林智堅透過律師半夜email給台大,希望能到審定會說明。這種態度不一、前倨後恭,只是自我打臉。

如同台大審議的第一項結論,余正煌、林智堅兩人的論文高度雷同、甚至連錯別字都發一樣,一人抄襲另一人應無疑義。余正煌論文完成於2016年7月、林智堅論文完成於2017年1月,如同蘇宏達所說的,國際學術慣例是,如果沒有足夠反證,當然就以論文完成的時間先後作為判別。

過程中,林智堅曾提出2016年2月1日陳明通email給林智堅助理的兩篇草稿與大綱,並稱這經過公證人公證。持平而論,這算是有力的「反證」,但一來,外界只知林智堅做了公證,卻沒看到公證的具體內容;其次,林智堅提供給媒體的兩個草稿與大綱的pdf檔案,是否就是陳明通寄給林智堅的原始word檔案,也出現檔案時間落差的疑慮。更重要的是,陳明通說,是他把林智堅的民調資料拿給快不能畢業的余正煌參考,陳明通原本是林智堅最有力的人證,但他卻在委員會三次約談選擇缺席。陳明通與林智堅做法令人不解。

在有力證人陳明通缺席、被告林智堅三次拒絕說明。更重要的是,寫過博碩士論文的人大都知道,論文寫作是一種大量勞心、勞力的工作,處處都會留下數位足跡的數位時代,林智堅自己居然拿不出最有力的證據:寫作期間所留存的不同版本的草稿,以證明這篇論文是自己所寫。因此,林智堅被認定抄襲的態勢已定。

更糟的是,整個事情上,民進黨幾乎被「小英男孩」牽著走。黨內一堆寫過論文的博碩士高層,卻欠缺另一個獨立判斷的機制審定整個事件。尤其是,光從林智堅僅能提出2016年陳明通那封email做為證據,卻拿不出自己原稿時,就該知大勢已去。但整整兩個星期下來,毫無動作,甚至還傳出,只要林智堅選舉登記時,不寫台大碩士就好的低級操作。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民進黨今年要選舉、台大今年也是要選校長,今年8月15日起,9位校長候選人要說明他們的治校理念,並接受提問。可以想像,論文抄襲事件必然是必考題。而且在外界高度關注、候選人個個想要爭取師生支持、捍衛校譽下,有誰會逆勢跟林智堅站在一起?

民進黨愛稱自己的政府是「有政府會做事」,但在這場選舉裡,選舉機器卻失去了審時度勢、綜觀全局的能力。民進黨9日發出的新聞稿力挺林智堅的清白,攻擊的是蘇宏達,卻不批評台大,似乎以為能把蘇宏達跟台大切割。但在這個事件上,做為召集人的蘇宏達做出的結論就等同台大做出結論,民進黨打蘇宏達,外界看到的卻是槓上台大。

如果,林智堅決定要申訴,把戰場延伸到教育部,只能幫這個必輸的戰役延伸時間、凌遲民進黨。若自己的教育部也不挺,情可以堪;若教育部否定台大,要求台大再次舉行審定會,外界更會質疑民進黨以政治力摧毀國內學術龍頭。這種戲劇張力十足的大戲,勢必主導整個選舉新聞。

選舉不外是,能贏的地方多贏一點,會輸的地方少輸一點。林智堅論文這局已定,已是輸局。換人,了不起是輸掉桃園,不換,話題不斷延燒;難道只能靠中國軍演救選情嗎?民進黨一黨救一人,要跟學界龍頭對幹。全黨埋頭在自己堆砌的「另類事實」,那真的只能祈禱「天佑台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