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 ( WHO ) 表示,在過去兩週歐洲的猴痘病例增加了 2 倍,並督促各國政府應該實施更多緊急應變措施,避免猴痘擴散快速。

台灣在今年 6 月 24 日迎來了第一例由德國移入的猴痘確診病例,讓民眾憂心惶惶,疾病管制署上個月底也表示,鑑於猴痘國際疫情上升將「猴痘」正式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以強化猴痘的疾病監測及防治。

據全國廣播公司 (CNBC) 的報導,自 6 月 15 日以來,猴痘感染病例對比之前增加了兩倍,在 31 個歐洲國家有 4,500 例確診病例。

WHO 歐洲區域主任-亨利克魯格 ( Hans Kluge ) 提到,如果要阻止猴痘持續傳播,就必須採取緊急和協調一致的行動。同時呼籲各國政府加大努力,防止猴痘在全球蔓延,並警告時間是至關重要的。

猴痘的感染途徑主要為直接接觸,像是接觸到感染者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呼吸道分泌物等,長時間面對面接觸下,也不排除受到飛沫傳染感染的風險。

猴痘感染者大多數為輕狀,會出現發燒、畏寒、頭痛、肌肉痛等症狀。大約感染數天後身體會開始出現一種看起來像丘疹膿皰或水泡的症狀,除了四肢外,臉部、口腔內及生殖器或肛門都有可能出現,並會在數天後結痂並剝落。而猴痘與天花屬於同一病毒家族,但症狀較輕。大多數人在沒有特殊治療的情況下會在兩到四個星期內康復。

據 CNBC 報導,克魯格提到,從過去如何應對愛滋病毒的經驗中瞭解到,惡名化疫情將導致進一步助長疫情和流行病的爆發,但因為害怕而不做任何是同樣具有破壞性的。政府需要和大眾宣導暑假參加群眾集會時應採取的預防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主任克魯格(Hans Kluge)。   圖:擷取自Hans Kluge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