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6月22日發布的訊息顯示,中國海軍「056A」護衛艦「孝感艦」(舷號615)與「052C」驅逐艦「西安艦」(舷號153),21日通過台灣宜蘭東部、日本與那國島之間海域南下,航向太平洋;由於中國軍艦以往多取道日本沖繩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宮古海峽,或者自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等二個路線,首見自距離宜蘭僅150公里的與那國島之間海域通過,此航行已打破以往慣例。如此警訊是繼5月上旬「遼寧號」戰鬥群在北緯22度、東經124度一帶滯留,距離台灣最近點約150海浬(280km),北距日本石垣島90海浬(150km),進行在陸基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射程(250Km)外的「防區外打擊」聯合作戰演練後,執行「防區內打擊」(150公里)的巡航演訓,顯見中國海軍力量壓迫底進壓迫抵進台灣本土,其「侵門踏戶」的戰略意圖及可能造成安全影響,殊值吾人警覺與因應。

反制美國聯合盟友的遏止與圍堵

隨著近年「大國崛起」的中國企圖以「重建國際新秩序」為名,實行「建構全球霸權」之實,直面挑戰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引發近年來美中之間「外交、軍事、經濟」等面向的競爭與衝突。為應對中國所帶來威脅,美國前任總統川普採取「美國優先、美中貿易戰」的「單邊主義」進行「鬥而不破」的「戰略嚇阻」,如今拜登政權更以「聯合盟友、反制中國」的外交安保政策,連結「美日同盟」(Japan-US Alliance)、「四方安全對話」(Quad)、七國集團峰會(G7)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峰會(NATO)等國際體系,並成立「美英澳同盟」(AUKUS),以多邊形式、聯合盟友加入「天下圍中」的行列,一年內舉行二十幾場重要的多國聯合軍演劍指中國,且當下美國拜登總統刻在西班牙參加北約峰會,並聯合北約盟國在峰會通過最新的「戰略概念」,首提中國的脅迫政策、惡意混合戰損害聯盟安全,與俄羅斯企圖顛覆國際秩序,未來將強化合作以應對中國挑戰,確保台灣海峽和平穩定。中國面對美國進行全球的抗中布局,可謂十面埋伏,情勢對其極為不利,如今中國軍艦通過台灣宜蘭外海,其用意除對台灣的軍事恫嚇外,也是對當前的安全威脅的反擊,透過大秀軍事肌肉的手段,反制美國聯合盟友的遏止與圍堵。

如意算盤 企圖明確台灣屬於中國的政治宣示

印太戰略是國際上地緣政治的競爭形式,其範圍遠比過去的亞太更加寬廣,從印度洋到太平洋整個周邊的政治實體及區域均被納入其中,其主要目標當然是針對中國,而遏制中國最重要的關鍵節點就是台灣,因為台灣居中第一島鏈,冷戰時期是圍堵共產主義的戰略前沿,如今在印太戰略需求托舉下,台灣成為美日同盟抗中的戰略據點。中國深知台海在美中地緣政治博弈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必須強化台灣屬於中國的政治宣示與擁有對台主權的立場。在中國軍艦通過宜蘭外海的10天前,也就是於6月11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香格里拉對話」中,以「中國對區域秩序的願景」為主題發表演講,特別將台海衝突與美國的南北戰爭作比較,表示美國為國家的統一打了南北戰爭,中國非常不願意發生這樣的內戰,但將堅決粉碎任何「台獨」的圖謀,而且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一定會「不惜一戰,不惜代價,一定打到底,這是中國不二的選擇」;嗣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後續在記者會中,宣稱台灣海峽水域由兩岸的海岸向海峽中心線延伸,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中國的官方或發言系統對台海問題的宣示愈發強烈之際,中國軍艦配合首見通過台灣宜蘭外海之進犯舉措,顯然就在呼應「台灣屬於中國的政治宣示」之軍事活動。

對台作戰制海權之奪取

中國近年的海軍實力大增,除了航母的持續列裝,新型的戰艦也陸續入列,如今已經是印太地區除了美國之外,實力最強的海軍,可是對比美國實力相差懸殊,在總體實力上仍無法與美國相比,也改變不了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格局。中國深知自身實力不足,是以在海權的爭霸上不以獲得全面性的優勢為目標,而是採取奪取台海局部性的制海權為主,所謂「制海權」按照英國海軍戰略學家柯白(Sir Julian Corbett)定義,乃是掌握海上交通線,不論此交通線是商用抑或軍用的。中國欲在台海戰場上取得優勢,制海權的奪取將是重中之重,只要控制關鍵海域的交通線,就可以有效遂行「反介入/區域拒止」 (A2/AD)作戰,進而在有限的作戰期程內完成實質佔領台灣。就此次中國軍艦在宜蘭外海的通行來看,可以看出該處海域將是未來作戰的主要場域之一;此外,宜蘭蘇澳軍港是進入太平洋的深水良港,一旦中國擁有該軍港,並將其改建成潛艦基地,其核潛艦將可長驅直入太平洋深處,並在第二島鏈及第三島鏈與美國爭鋒。

深入熟悉與經營台海戰場

由於科技的進步,現代戰爭已經擺脫過去面對面的肉搏戰,而是以資訊化作戰為主要形式的作戰方式,輸贏往往在大部隊尚未正面交戰時早已底定。戰爭型態進化的關鍵在於資訊化(中國稱信息化),內容包含陸、海、空、天、網、指、管、通、情、監、偵等。根據中國海軍戰略與戰術的需要,往年只要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均會對台灣沿海港口進行電子偵察,以獲取相關電磁訊號等相關情報。此次通過宜蘭外海之行相信也會比照相同模式,對台灣蘇澳軍港及東部場域進行電子偵察,以獲取相關電磁數據,並建成資料庫,做為未來遂行作戰任務之參考依據。殊值警覺的是,過去中國軍方對台灣戰場情報蒐集重點向來以台灣西部海域為主,甚少涉及台灣東部海域,如今出現中國船艦通行宜蘭外海,顯見其重點目標已有調整,也意謂著中國對台作戰的樣態已經轉變。

積極發展「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能力

中國未來對台作戰不是只有台海兩岸的事,而是撼動全世界的大事,是改變國際權力格局的驚天之戰,直接牽涉者以美日同盟為主;就當前的印太方的部署,美日同盟必然積極介入台海戰場,一旦美國積極介入台海,對中國的國家統一大業必然產生變數,嚴重者可能台灣將永久分裂於中國,在太平洋西岸像一把利刃抵住中國的腹地,永遠成為心腹大患。為了能夠在台海戰場決戰決勝,澈底解決台灣問題,中國必然積極發展「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能力,以利將來用兵之時在台海劃出若干淨空的「戰場空間」,阻止外軍馳援力量進入,並在側翼戰場對攻台兵力形成牽制。

台灣既要追求「權力極大化」也要兼顧「安全極大化」

台灣面對美中對抗白熱化的當頭,美國勢必持續藉由「印太戰略」與「AUKUS」等軍事聯盟手段來「圍堵與遏制」中國;而中國當然也會無所不用其極,包括聯合俄羅斯及北韓等國家進行軍事反「圍堵與遏制」。衡量印太地區情勢,台海將是最有可能爆發美中戰事的地區,攸關台灣的生存與發展,值此關鍵時期,台灣在追求國家「權力極大化」,也要兼顧國家「安全極大化」。

所以一方面既要「自助與自救」。就是要嚴密檢視中國近期聯合軍演的戰法戰力與戰略意涵,據以強化台海軍事動態的整備,提升應對認知作戰能力,堅實的防空飛彈攔截系統,加強反封鎖能力與反登陸能力,落實「拒敵於彼岸、擊敵於海上、毀敵於水際、殲敵於灘岸」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防衛政策,阻擋共軍登島進犯;另要積極蒐報中國對台軍事預警情報,審時度勢因應中國在台海的機艦逐次進犯作為,並確立在國際法上「自由航行權」的觀念,爭取法律上的話語權;唯有超前部署,才能有效因應中國的襲擾、封鎖與進犯。另一方面也要「他助與他救」:台灣應善運美國「台灣關係法」的保障、台灣海峽的地理阻絕、第一島鏈的地緣優勢、民主的普世價值、不可取代的科技供應鏈、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安全的國防能力與戰備決心等優勢條件,緊密地與美日等國鏈結,以突出在印太地區的價值與關鍵作用,爭取國際間最大的支持與幫助,保障台灣國土安全。

(作者為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