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因採取近自然管理模式,經常有在地野生動物路過園區各角落,最常見的就是有毒蛇龜殼花,平均每年咬傷超過3隻園內動物。動物園表示,「褐狐猴」是第一名的受害者,因好奇心較重,相對容易被咬。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將進入夏季,蛇類活動的機率也越來越高,園內最常見的毒蛇,就是台北市最常入侵民宅的蛇種龜殼花,自2004年動物園開始紀錄類似案件以來,被龜殼花咬傷的動物有58隻,其中褐狐猴排第一名,非洲區區長鄭惟仁說明,原因為狐猴的好奇心勝過牠的記憶力,會去逗弄蛇或靠近聞,因此相對容易被蛇咬,甚至還有重複被咬2次的狐猴。

鄭惟仁區長表示,因為非洲區的狐猴常被蛇咬,甚至連續兩年都有4起被蛇咬的紀錄,2020年就成立蛇類巡邏隊,加強搜查蛇類的蹤跡,約兩週一次在日落後巡視各個動物欄舍、倉庫、廚房等,因蛇類巡邏隊,非洲區的褐狐猴被蛇咬的機率開始減少,平均每年不到一隻次,發現龜殼花的機率也減少。

不過動物園也表示,蛇是鼠類的剋星,食物鏈中很重要的一環,巡蛇時只要發現龜殼花都會進行測量和紀錄,再移至園區沒有開放的區域野放,讓牠們可以繼續延續在生態系中重要的任務。

另外,動物園也提醒,民眾若遇到蛇類,大多數情況下蛇會自行離開,建議至郊區可以穿著包鞋和長褲保護自身安全,石灰、雄黃或鵝糞已證實無法防蛇。

野生毒蛇龜殼花,平均每年咬傷超過3隻園內動物。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