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媽媽~我想要他的軌道車」
爸媽:「不行!那是別人的…」
孩子:「可是我就是想要嘛!!!(崩潰大哭)」
爸媽:「再哭!算了不要玩了,我們回家! 」
當孩子日漸長大,爸媽想去遊樂場或親子活動教室,接觸更多有趣的事物時,和同伴一起玩的機會變多,也會增添遊戲的樂趣。然而,在互動過程中也不免遭到他人拒絕。如果爸媽能把握機會教育,引導孩子去調適「被拒絕」的情緒感受,將有助於孩子拓展社交技巧與互動品質。基於孩子剛開始通常不太清楚被拒絕的原因,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建議爸媽們可以先思考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別急著處理孩子,先對自己的情緒了然:看見孩子被同伴拒絕,臉色失望甚至哭鬧時,作家長的心裡想必也不是滋味,既不願孩子承受尷尬或失落,又對其堅持與哭鬧的反應難以招架。由於孩子在情緒中往往喪失自我控制能力,更需要外在力量的引導,爸媽們的情緒穩定便相對重要。如能心平氣和地觀察事情發生經過、看看孩子被拒絕時如何反應,也有助於一起面對被拒絕的過程及感受。
2.陪伴同理但不說理:孩子被拒絕後,請先「肯定孩子的情緒感受」,協助辨識情緒(例如:「很生氣、傷心、很委屈等」),並用同理心引導,讓孩子能順著適當的言語表達,一方面可以練習用正確的語彙表達感受,也能讓孩子理解自己不會因生氣等負面情緒流露而遭指責批評,進而增進接納與歸屬感。當孩子將「被拒絕」的傷害說出來,差不多也完成了「直接處理被拒絕」的過程。例如,家長可以說「我知道別人不借你玩車讓你好生氣、傷心,你可以生氣,但不能打人/丟東西/破壞環境等,你可以去旁邊休息一下,讓自己的感覺好受點,我會陪著你」,也可適時搭配輕拍擁抱等肢體接觸的安撫。
3.撲滅情緒大火的儀式:有的孩子在遭受拒絕後會惱怒到失控,要自行恢復穩定的情緒會非常困難,此時就需要幫助孩子重新整理內在狀態,直接提供一些慣用、儀式化的策略安撫情緒,例如「你已經哭了好久,媽媽感覺你好辛苦,想帶你去別的地方走走、喝口水」,透過轉移注意力的過程讓孩子重新找回控制感。
4.討論被拒絕的原因:當孩子逐漸恢復成平時的樣子,也能簡單回應問題並描述事情時,鼓勵孩子(1)再次把被拒絕的情緒感受說出來, (2)分辨事實(如:有些孩子僅因對方不和自己玩就認為被對方討厭),並(3)討論被拒絕的原因(如:互動時太害羞、沒有注意對方發出「不要」的訊息而停止),以及(4)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時該怎麼辦(「記得上次你和OO也吵架,後來你們怎麼和好的」)。爸媽也能透過分享自己被拒絕或失望的例子,讓孩子學習聆聽並了解爸媽與自己擁有類似的經驗感受,甚至將爸媽的處理方式當作一個參考。
5.培養正向自我概念:有的孩子在被拒絕時會不自主地順從對方並滿足其要求,以避免再次被拒絕。我們都知道,過度順從與迎合他人並非適當的社交方式,且孩子也會失去磨練社交判斷、邏輯思考的機會,但在迎合與「隨和」之間的很難清楚具體向孩子說明;我們能做的,是向孩子傳達「在配合對方的要求時,不讓自己的心裡不舒服」,肯定孩子的情緒感受、欣賞孩子獨特性、尊重孩子看待事物的眼光,藉以提升自信心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時候同儕分不分享、接不接受提議,都並非我們努力就能控制的結果,但只要我們的孩子願意踏出第一步,努力展現友好並對不如預期的情況有所準備時,自己也將邁向心智成熟的路,培養「被拒絕」的勇氣。
文:魏敬嶸/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