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今(7)日「世界海洋日」前夕,公布「台灣珊瑚礁體檢12年成果報告」,其中岌岌可危的「紅燈」區域共有3處,而小琉球的珊瑚覆蓋率僅約10%至20%最低最低,且無明顯回復跡象,呼籲政府儘速通過「海洋保育法」、劃設海洋保護區等三大訴求。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天發布「台灣珊瑚礁體檢12年成果報告」,該監測行動於2009年起統籌執行台灣珊瑚礁體檢,招募並訓練潛水員成為公民科學家,監測範圍包括本島的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墾丁,離島則有綠島、蘭嶼、小琉球、澎湖嶼坪。

截至2020年止,共培訓596位公民科學家,完成434條穿越線紀錄。報告統整分析12年來持續累積的監測資料,呈現共25處樣點的珊瑚礁生態長期變化。

調查報告中,以「生態健康紅綠燈」的燈號說明,各地珊瑚礁生態系的總體健康程度。其中健康岌岌可危的「紅燈」區域共有3處,為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小琉球;健康堪憂的「黃燈」區域也有3處,為墾丁、綠島、澎湖嶼坪;而健康良好的「綠燈」區域則僅有蘭嶼1處。

報告指出,小琉球生態韌性疲弱,強颱、高溫夾擊重創珊瑚,活珊瑚覆蓋率約10至20%,且無明顯回復跡象,穩定紀錄指標性生物種類,在大部分樣點少於5種。

此外,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的活珊瑚覆蓋率逐年下降,推測與台灣本島的人類活動密切相關,如海岸開發、水質優養化與遊憩行為等。而墾丁、綠島、小琉球、澎湖嶼坪則受氣候變遷影響,皆曾發生大規模白化且造成活珊瑚覆蓋率下降,其中墾丁、綠島、澎湖嶼坪的珊瑚稍見恢復,但小琉球直到 2020 年仍不見起色,顯示該地珊瑚礁可能承受較高的環境壓力。

環資秘書長陳瑞賓呼籲政府,訂定海洋保育法,於2030年前劃設30%海洋保護區;加強漁業及休閒釣魚廢棄物管制、處理,積極清除海下廢棄漁具;環評相關法規及海岸管理法等,應明訂海岸開發水下環境調查及評估項目,並落實後續追縱。

珊瑚礁學者、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強調,除了規劃海洋保護區外,最重要的是落實管理,在人類活動與環境生態間找到平衡,保護區才有其意義。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公布「台灣珊瑚礁體檢12年成果報告」。(圖為野柳水下)   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鄭念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