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太平洋艦隊5月22日發出新聞稿說明2021年10月2日「海狼級」(Seawolf class)核動力潛艦「康乃狄克號(SSN-22)」撞擊事故調查報告,指出事故發生原因是「單位級錯誤」和「遺漏的累積」所造成的,強調艦艇的觀測小組、風險管理等措施都「遠低於」海軍的標準。而報告中指康乃狄克號發生事故地點在「印太國際水域」,曾任海軍艦長的軍事專家張競就美軍公布的調查報告分析,在香港網媒「輕新聞」發表,指康乃狄克號發生事故地點應該在日本本州南方至琉球群島間海域,而非之前各界傳聞的「南海」。
根據美軍公布的調查報告,全文76頁中,涉及機密部份均已塗黑處理;而張競就「殘篇」顯露文字推敲,認為美軍從未說過康乃狄克號事故地點是在南海,都是一貫堅稱該艦「於印太區域內之國際水域執行任務」(operating in international waters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時失事。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官方無法說明康乃狄克號在南海撞到什麼?受損狀況如何?是因為康乃狄克號從頭到尾都沒有進入南海。而美國軍報《星條旗報》(Stars and Stripes)、《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在第一時間發布南海失事訊息時,是刻意誤導以保護軍事機密?或有其他政治目的?則有相當地相像空間。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軍「沒有發布不實訊息,只是用了話術掩蓋真相」。
張競整理出數個關鍵部份,例如第20頁第21號註釋、第22頁至第23頁的第132點內容,顯示SSN-22在10月1日時還停泊在第7艦隊某基地內,航行計畫也還沒有確定;在第22頁第129點與第130點間之兩行小標題:Humanitarian Evacuation (HUMEVAC) Transit以及Voyage Planning,推測該艦是奉命「前往指定地點,執行人道救援撤離行動或是演練」;而任務目的地可能是第26頁第152點前上方小標題:Transit toward Okinawa,即SSN-22可能是將前往琉球海域,而在途中發生海上碰撞事故。
張競更特別提出報告的第26頁第159點,指出康乃狄克號艦長通報了艦上某項裝備故障,希望在執行任務期間或結束後,零件補給支援到位,可以轉向關島在港內進行修繕作業;由此間接推估康乃狄克號活動海域應該是可以「直接轉向」駛往關島的地方,而不是必須「掉頭」、「遠距」的南中國海。
至於失事撞擊海底地形地物確切時間則是紀錄在第37頁第246點,但由於「保密」因素,失事撞擊狀況描述遭到塗黑處理未公布,因此比對第38頁第251、252點,可知事故發生在2021年10月2日06時18分,即距離啟航出港海不到24小時。報告第252點至第290點詳述SSN-22失事後如何進行緊急處置並浮上水面,整個緊急應變時間在第41頁第287點紀錄時間「0715Z」推估大約是1個小時。第42頁第291點則說明SSN-22已被許可駛往關島,同時若該艦在失事受到損傷後,以最大安全速率前往關島,航程大約是6天上下,正好是10月8日返回關島。而再以最大安全速率與使用天數計算航程,則大約是1350浬至1450浬左右。再以關島為圓心,搭配出發港口、航程、目的地等,大概找出可能的地點應該在日本本州靜岡縣正南方的「錢洲海嶺」(ぜにすかいれい)。
根據紀錄,錢洲海嶺是從伊豆群島的新島、式根島和神津島周圍向西南延伸的海床隆起,西北側與石廊海底峽谷和南海海槽接壤,部分山脊突出於海面,淺水區域水深在28至78公尺間,最深處超過「海狼級」潛艦極限潛深,但可能在沿海山航行時,因未開啟聲吶,以致艦艇碰觸撞擊到突出部位造成毀損。
前海軍艦長張競經美軍報告內容綜合維算,認為「康乃狄克號(SSN-22)」最可發生事故的地點在日本本州靜岡縣正南方的「錢洲海嶺」(圖標所在由東北往西南走向)。 圖:翻攝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