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新增90331例本土病例,死亡新增59例,雙雙創下今年新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統計,沒有打疫苗者,死亡率是打過3劑疫苗者的6倍,呼籲民眾接種,這是很重要的事。陳時中又說,打疫苗不見得不染疫,但會比沒打疫苗者的死亡率少83%。

5月20日新增85720例本土病例,死亡新增49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新增的49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其中48人具慢性病史,其中21例從未接種疫苗。死亡個案大多集中在有慢性病史的長者,約半數從未接種疫苗。最年輕的死者年僅30多歲,該年齡層一共有3人病逝,都有慢性病且沒打過疫苗。

話說台灣新冠肺炎疫苗2021年3月22日開打,當日上午7點40分由行政院長蘇貞昌帶頭,接受全台第1針的AZ疫苗,成為防疫史上重要的日子。這一針象徵台灣進入新的防疫時代,與國際正式接軌。

不過,在AZ疫苗開打前,歐洲又陸續傳出疫苗接種後出現血栓等不良事件,使得歐洲多國暫停施打AZ疫苗。雖然在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的保證安全下,多國又恢復施打,但已引起民眾憂慮。

為此,指揮中心公布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針對AZ疫苗的評估結論。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認為,AZ疫苗預防新冠肺炎的益處仍大於不良作用帶來的風險,建議持續施打。

新冠疫苗施打至今,雖然疫苗疑似造成民眾死亡與產生諸多後遺症,但指揮中心依舊堅持不悔。隨著不論施打一劑、兩劑、三劑者照樣染疫,指揮中心的口徑慢慢從施打疫苗防感染而改為防重症再改為防死亡。

如今指揮中心更是端出數據說:「沒有打疫苗者,死亡率是打過3劑疫苗者的6倍。」但筆者不禁要問:「施打疫苗真的降低死亡率?或者這只是『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指的是由於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敗,會讓人大大高估了成功的機率,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被過濾後的案例,它反映的並不是真實世界。

所以我們在分析資料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反問自己「手中有哪些資料是我們所忽略的、是我們沒有的?」。倖存者偏差所指的就是過度關注倖存的資料(可以被觀察到的人事物),而忽略了可能無法觀察到的資料,導致了錯誤的認知與結論。

因此指揮中心如果愈是有先入為主的立場,當然愈認真專注於眼前的數據,自然離真相越遠。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人口死亡數,比前一年大增10,576人。這是十年來最大增幅,原因在哪?

依照疾管署網站公告:至2021年12月28日,打疫苗後往生共1,224人,確診往生共850人。至2022年01月03日,打疫苗後往生共1,230人,確診往生共850人。1,230人+850人=2,080人。也就是直到2022年01月03日因疫情和疫苗而死亡人口數是2,080人。以10,576人減去2,080人還剩8,496人。8,496人不只是統計數字,更是8,496個鮮活生命的殞落!8,496個圓滿家庭的破碎!

仔細分析確診死亡案例,2021年指揮中心對確診死亡採從寬認定,只要往生者有確診,不論往生原因為何,基本上都計入確診死亡案例。所以850人確診往生,這黑數的可能性不大。那麼打疫苗後往生真的只有一千兩百多人嗎?我們知道很多打疫苗後往生的原因,指揮中心都習慣推給當事人有「慢性病」。

那麼5月20日新增的49例往生者。指揮中心到底要推給當事人有「慢性病」?還是當事人「從未接種疫苗」?

事實上打疫苗後往生案例沒計算進去,這就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不懂箇中奧妙者,很容易就被騙了。

我們似乎可以做如此的推測:「個人體質對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無法抵抗者,早在打疫苗時,就已經往生了。所以已經打三劑疫苗者,染疫往生比例,自然比沒打疫苗者來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