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即將到來,因應台灣汛期開始,加上農業受天氣影響衝擊較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29)日宣布4項精進作為,包含將天氣參數納入啟動救助與勘災的機制,調漲192項農漁畜產品天然災害救助金額度,平均調幅逾20%,以及擴大使用勘災APP等。

農委會表示,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頻傳,農業受天氣影響衝擊較大,因此在汛期來臨前提出4項精進措施,包含1.調整救助金額,過去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額度是以平均生產成本的1至2成計算,考量近期物價及參酌各產業的生產成本,經盤點並檢討修正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的各類項目額度,本次調整救助額度的項目達192項,含括農、漁、林及畜產業,平均調整幅度超過20%,盼能減輕農民災損負擔。

2.將天氣參數納入啟動救助與勘災的機制,農委會指出,於4月25日公告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適用的災害性天氣參數及災損天氣參數,未來地方政府可以依據這些參數,加速函報農委會公告受理農民申請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如果天氣參數達到致災門檻,只要確認農民有種植(養殖),不用再現勘。

3.運用定位科技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農委會表示,對於勘災人員有拍照需求時,該APP可直接定位地籍資訊,並將資料同步上傳救助系統,提升勘查及相關資料整理的效率。

4.穩定汛期的蔬果價格與供應,農委會指出,為確保汛期時農產品可以充裕供應,避免蔬果價格波動過大,並兼顧農民及消費者權益,將精進滾動式倉儲業務,增加大宗蔬菜如甘藍、結球白菜及根莖類洋蔥、胡蘿蔔、馬鈴薯的儲備量,由原4,000公噸增加為5,280公噸;執行期間更由5月至10月,調整延長為4月至11月,當遇風災豪雨即可機動調節釋出,供應消費需求。

至於今年是選舉年,有媒體質疑在這時調高現金災害救助價格,有選前撒幣的嫌疑,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則表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僅是農民生產成本的1到2成,且要受災達到2成以上才可領,無法全部回本,是成本救助概念。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宣布調漲192項農產品災害現金救助金額。   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