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國之聲》報導,從武漢到上海中國的新冠疫情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年半。 隨著新冠病毒的演化到 Omicron,傳染性雖強但毒性減弱、鮮有重症,國際社會因此紛紛放開管制,社會生活趨向正常。

但在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卻沒有發生絲毫變化,反而變本加厲,帶來巨大的社會代價,封城中的上海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苦難,每日都有數十萬老年病人得不到從腎透析到日常護理的救治,甚至有老人餓斃家中的消息傳出,穿著白色隔離服的防疫人員接管了城市,在街道上打死寵物狗,也闖入到私宅中強行隔離感染者;在匆匆建成的所謂「方艙」集中營裡,超過 13 萬的「無症狀感染者」被強制隔離, 被迫忍受著與家人的分離和方艙生活的混亂。

《德國之聲》指出 : 「這大概是和平時期一個城市能遭遇的最大悲劇,堪比處在二戰封鎖狀態下的列寧格勒,或者今天戰火中的 (烏克蘭) 馬里烏波爾」。

這只是上海一地的慘狀,稍早封城的東北城市、還有雲南瑞麗、河北邯鄲等地的情形都如陷在訊息黑洞之中,偶有居民上吊家中或者跳樓自殺的慘象傳出,提醒著世界,從武漢到上海,中國當局宣傳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是連續的、常態化、和全國性的。

《德國之聲》指出,所謂清零,就是不斷篩查感染者,無論有無症狀,均以強制手段投入隔離方艙,追求所謂「社會面清零」,並美其名的「動態清零」。也拒絕從國外引進更先進的疫苗和藥物,而地方政府的執行,只唯上,表效忠,充滿任意性,往往跳過法律程序任意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另一方面,地域化的清零措施動輒上升為封城,以撲滅森林大火的方式對待新冠病毒傳播,試圖在城市外圍劃出防火帶。這種封城-圍城的做法,形同將整個城市或者地理區域視作隔離區,物理上或許能夠通過嚴格的管制斷絕病毒的擴散,但也暴露出「動態清零」政策的政治目的:中國政府最關心的是病毒擴散的連鎖反應–擴散性的醫療系統崩潰,最終可能將疫情轉為大範圍的民眾不滿,而變成一場政治危機。 

從病毒演化的長時段來看,隨著病毒毒性降低、傳染性增強、逐漸迭代為近似流感的普通毒株,這種動態清零政策不僅無法防範病毒的擴散,而且無限放大了封城-凍結模式的社會成本,直至上海的危機化,必然導致「動態清零」政策的破產,但是,這些全國範圍的隔離與封城、與鄰為壑的封建主義防疫措施,卻從下而上地固化了「動態清零」政策的堅持, 從而可能導向清零「永久化」。

位於上海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   圖 : 翻攝自pic.com.people.cn

上海封城的亂象叢生,中國卻一再堅持「動態清零」政策。   圖:翻攝推特(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