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入侵烏克蘭進入第15天,雙方歷經3輪談判,進展十分有限,倒是俄方接連同意開闢「人道走廊」(humanitarian corridor),讓平民得以躲避戰火;只是後續傳出有連通白俄、地雷阻擋、砲火攻擊等諸多傳聞,讓外界指責俄國根本沒有誠意,是設「陷阱」誘使躲藏的平民外出再予殲滅;但俄羅斯官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9日報導:「基輔準備在馬里烏波爾人道走廊實施挑釁行為」。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阻撓平民離開,呈現各說各話狀態。

在諸多陰謀論背後,平心而論,俄羅斯同意設置「人道走廊」的目的,恐怕不在於「人道」,而在於軍事戰術及補給考量。根據1949年日內瓦公約4份附加議定書,對於平民身份、居住區域的攻擊有諸多限制,加上現在社群媒體發達,俄軍任何戰術行為都可能在第一時間被PO上網,成為戰爭罪行的佐證,所以讓人口稠密區平民撤離,將可讓部隊無所顧忌「大展身手」,這恐怕是俄羅斯爽快同意開闢「人道走廊」的第一個理由。

其次,假設俄軍進入某平民尚未撤離城鎮,可能必須面對穿著軍服以外的捍衛家園「民眾」,部隊安全有所顧慮,必須派出更多小規模戰鬥部隊進行區域清理搜索、盤查,耗費人力、時間,更可能有額外戰損。所以,乾脆讓平民藉由「人道走廊」離開,省去維安顧慮。

第三個理由,當部隊占領城鎮後,對於平民仍須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如食物、水電供應等,更是增加補給負擔;當平民經「人道走廊」到達任一收容城鎮時,這些補給負擔是收容城鎮的責任,俄軍可以「如釋重負」。另外,部隊向下一個目標推進時,又必須留下部份人力負擔安全、分配等工作,等同戰力削弱;所以從俄軍的角度來看,最好是平民全部撤離走光,以免造成負擔。

事實上,關於「人道走廊」概念是在1992至1995年波士尼亞戰爭(Bosnian War)時首度被提出討論,當時的聯合國大會提出所謂的「安全區」(safe area)設定,試圖協助平民撤離戰區。但後來被認為是失敗的行動,原因在於,當時聯合國仍無法促使「安全區」完全免於攻擊;因為交戰的雙方各有盤算,甚至可能有激進民兵指責「懦弱逃離」而出手阻撓。所以關於攻擊「人道走廊」的不人道作為到底是誰出手阻撓?必須詳細調查才能定論;只是最可憐的仍是無辜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