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烏克蘭局勢緊張影響,中國駐烏克蘭使館發出公告,表示持有相關證件之中國公民可登記撤離。由於證件中包含台胞證,消息傳出後,一名自稱「台灣小伙」的男子,在微博上拍影片大讚「祖國母親」。然而,這種試圖複製當年關西機場事件的手法,卻踢到了大鐵板。

第一個鐵板,該名男子口音根本不是台灣人,相較於關西機場事件是以文字模式散播,這次的影音內容從一開始就沒有說服力。

第二個鐵版,該名男子的背景太過容易查證,雖然有個台灣人的父親,但從小就在中國東莞長大,再加上身份是中國對台系統主導的「台青網紅主播訓練」學員,顯然是個統戰樣板。別說是對台大外宣了,就算是大內宣,中國網友恐怕也會質疑「台灣小伙太中國」,當笑話看。

不過,相較於中國這一次失敗的笑話,台灣社會必須要注意的地方,是中國並未放棄任何一次機會,在台灣內部製造疑美論與打擊台灣的防衛士氣。

以這一次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為例,無論是中國媒體或台灣的親中勢力,無不積極鼓吹「美國不會出兵幫助烏克蘭,也不會出兵幫助台灣」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論調;再者,是散播「美國不可靠,台灣要靠自己」這種乍看合理,卻無視台灣自我防衛的基礎,來自於和美國及日本的戰略合作。

諷刺的是,中國一直想將台灣比擬成烏克蘭,卻似乎未曾想過,自己可能是下一個俄羅斯。因為,俄羅斯這一次出兵,是眼見烏克蘭想加入北約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認知作戰也已無法影響烏克蘭社會後,所採取的最終手段。

然而戰爭開打至今,就算俄軍已經進入基輔,但烏克蘭人只有戰死沒有投降,更多次締造戰果,不只是讓俄羅斯速戰速決的目標失敗,也重挫俄羅斯的大國形象。

這些發展,看在中國眼裡,必然會聯想到,一旦侵略台灣,下場只會比俄羅斯更淒慘吧?

陳子瑜/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