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為因應遠東情勢,近年研擬「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xpeditionary Advanced Base Operations,簡稱EABO)的新戰法,即以強大的機動力,運送必要火力佔領海上據點,以進行海上拒止、支持海上控制與實現艦隊維持。之前常見美軍以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CH-53「超級海種馬」直升機等大型飛行載具配合自兩棲突擊艦(LHD/LHA)或船塢登陸艦(LPD)上演練運載。而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10日報導,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正擬議要開發一款新的「輕型兩棲戰艦」(LAW),希望每艘船可運送75名海軍陸戰隊員及其裝具,而且造價要壓縮在1.5億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以下。

報導指出,新的「輕型兩棲戰艦」必須能在「藍水」(即大型洋面)操作,具備可全球部署、持續時間長、多用途的特性。而根據海軍陸戰隊開出的需求,新的LAW將可運送75名人員(約1個陸戰隊連兵力)及8000至10000平方英尺的貨物,從A岸直接抵達B岸;換算下來,新船船身長度大約有200至400英尺(約61至122公尺),排水量3000至4000公噸。海軍評估新艦約需配備操作官兵59名,但希望在預算允許狀況下,引進先進控制系統,再減少艦艇操作人員1/3,降至40人左右。

根據了解,因氣墊登陸艇(LCAC)成為大型兩棲突擊艦、船塢登陸艦與岸際的運輸工具,使得在二戰期間被大量廣泛運用的坦克登陸艦(LST)自2000年後被美軍「放棄」、「擱置」。但在EABO概念下,多點、運送小兵力,若動用大型登陸艦,在軍事成本效益與戰場危機管理都產生極大的矛盾,於是在LHD、LHA或LPD與氣墊登陸艇之間就出現「間隙」,也就有輕型兩棲戰艦開發的需求。

根據早前五角大廈向國會提報資料,美軍希望在2023至2026財年期間購買28至30艘LAW船隻,除了陸戰隊的需求規格與海軍的評估項目外,另外提到希望吃水深度為12英尺(3.65公尺),以便進入島嶼沿海水域與商港;希望航速有14節(約時速26公里),續航力有3500海浬(6482公里)。美國國防部將為該船艦配備「適度的」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武器系統可能選擇具自衛能力的30公厘鏈砲或50重型機槍;評估可能由商業艦船​​設計進行必要改裝,預計使用壽命10年。

美軍最後1艘紐波特級坦克登陸艦「拉辛號(LST-1191)」。該艦1993年退役,2018年已做為靶船遭擊沉。   圖:翻攝US Navy

美軍現役大型兩棲突擊艦、船塢登陸艦與岸際的運輸主力--氣墊登陸艇(LCAC)。   圖:翻攝US Na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