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選區的補選已於上周日順利舉行。以往罷免或補選,投票率四成、甚至五成,就被形容成高投票率。這次中二選區的補選,最後投票率高達58.2%,創下了我國歷次立委補選以來最高的投票紀錄,象徵著兩位候選人在這個選區的動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張力。

中二補選重創顏家

補選的結果,民進黨提名的林靜儀以88,752票打敗了顏寬恒的80,912票,雙方差距7,840票。如果2020年代表基進黨的陳柏惟不算在內,此次補選的成績,是民進黨在這個選區的最佳紀錄。不僅如此,在中二的五個行政區中,林靜儀全部獲得勝利,可謂毫不僥倖。在高投票率加上五個行政區全贏的情況下,這次選舉對顏家、對盧市長的連任之路、對整個國民黨的團結與氣勢,都帶來了嚴重的挑戰。

首先,從顏家的地方派系經營策略來看。2013年顏寬恒代父出征,創下顏家有史以來最低的得票率,自此之後,中二選區就呈現藍綠五五波的結構。2020年顏家首次敗選,尚可以歸因於總統選舉、韓國瑜效應等大環境的干擾,甚至也可以說是顏家面對基進黨從高雄空降的陳柏惟過於輕敵所致。

但這次補選在沒有其他因素的干擾下,顏家傾巢而出,最後仍舊敗陣,而且連沙鹿、龍井、大肚這三個票倉也一併輸掉,顯示出顏家地方派系的經營,在中二選區的動員,已經慢慢受到這個選區選民結構變遷的挑戰。

中間獨立選民不受派系控制

整體而言,中二選區和全台灣的選民結構一樣,獨立(中間)選民、年輕選民持續增加,而國民黨或地方派系過去所擅用的「陸戰」,也就是宮廟系統、農漁水利的組織戰,以及人際網絡的動員,已經難以吸引這些獨立選民和年輕選民。在高投票率的背後,意味著更多獨立選民的參與,無法爭取獨立選民的認同,成為顏家最後敗選的關鍵之一。

其次,此次補選過程中,看出國民黨從朱立倫黨主席、盧秀燕市長、甚至是國民黨的文宣系統,都彷彿和顏家保持一定的距離。敗選之後,支持者對黨主席朱立倫的批判不絕於耳,若不是盧市長在選前之夜作為神秘嘉賓站台,可能也一併遭到嚴厲的檢討。

「敗選抓戰犯」的情節,才在去年年底公投之後,國民黨深藍支持者「清算」侯友宜市長時上演過,未料在一個月不到,又再次在中二選區重演。這意味著國民黨的領導和群眾之間,存在顯著的認知落差。對國民黨而言,2020年韓國瑜敗選、再歷經黨主席激烈選舉之後,已經呈現結構分裂的困境,整個政黨分成情緒激昂的深藍(戰鬥藍)、獨立的地方諸侯、弱化的黨中央,是現在國民黨內部高度分化的窘境。在公投和此次補選之後,這樣的分裂結構所帶來的矛盾,只會更加惡化。

在競選策略上,民進黨傾全黨之力多次呼籲團結,從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到地方的立委和議員,不僅是團結一致,競選主軸也相當清晰,就是翻轉地方家族政治的陋習。在地方的連結和經營上,林靜儀雖然不如顏寬恒與中二選區來得緊密,但團結的氣勢加上競選目標的明確,催出了非常多中間選民出來投票。

相反的,顏家競選策略保守,且處於挨打局面,只是訴求繼續服務以及地方連結,沒有給選民一個未來性,也無法交代眾多土地弊案,也難以擺脫家族政治的包袱,使得派系組織票的天花板難以突破。對顏家而言,這次選舉靠傳統打法,只是守住基本盤,證明了選民結構變化後,沒有開拓新選票的能力。

在後續的影響來看,此次補選重創的不只是顏家的政治勢力,台中的地方派系、2022年盧市長的連任之路,也都一併受到衝擊。台灣每逢全國選舉,就有「決戰中台灣」的俗稱。中台灣的選民結構變化快,政黨認同度低,因此各個政黨、政治人物在這裡都有機會,也都沒有把握。

盧秀燕的考驗很嚴峻

盧秀燕在2018年是挑戰者的姿態,需要派系整合以及政黨奧援。四年過後,盧秀燕市長是現任者,個人在台中的支持度高於政黨以及地方派系。國民黨和地方派系反而成為連任之路上的包袱。盧市長雖然和顏家在補選過程中保持距離,但在今年年底要如何和地方派系合作?彼此之間是否因此次補選而產生矛盾?都影響著盧市長的連任之路。

對於林靜儀和民進黨而言,這場勝選是政黨團結一致的結果。能否利用此次的勝選,深化在中二選區的支持,甚至外溢到其他選區,並進一步挑戰盧秀燕市長,是民進黨短期的目標。長期來看,翻轉家族政治、地方派系的文化,這次補選已經打響頭陣。如果民進黨不能利用這次勝選加速地方的耕耘,同時堅持其民主深化的價值,來自地方勢力的反撲可能在2024年的立委選舉,甚至年底的市長選舉就會出現。中二的補選是一個黃金交叉,家族政治、派系政治正隨著民主深化、選民結構變遷而逐漸式微。新的民主價值與選民認同要如何在中台灣建立起來,是勝選者的責任,也會一次又一次繼續接受選舉的考驗。

作者: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