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和索尼集團合作,在日本熊本縣設立國內第一座晶片量産工廠。此工廠被指派生產 22-28 奈米晶片,不過這對台積電而言,是 10 年前的技術。日媒指出,九州聚集半導體、汽車產業,晶片需求大,新工廠將能奠定純電動汽車(EV)供應鏈的基礎,讓專家相當看好,盼重振九州「矽島」。
台積電和索尼計劃投入約 8000 億日元於建設新工廠,生産用在電子産品運算和控制的半導體,2022 年將開始啟動建設、2024 年投入運行,這座新工廠將有望創造 1500 個就業機會。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九州經濟産業局統計,當地半導體企業數量佔日本全國的 35%,2020 年生産金額高達到 7361 億日元,是日本整體的 43%。但隨著日本半導體産業低迷,工廠已在世界投資競爭中掉隊。雖然索尼在熊本和長崎擁有最先進的傳感器工廠,但邏輯半導體技術仍停留在上一代。
為了解決當前困境, 台積電和索尼的新工廠在大規模基地中,計劃生産電路線寬為 22~28 奈米的晶片,製作處理索尼圖像傳感器信號的晶片。不過台積電台灣工廠已量産 5 奈米的晶片,日本相當於引進 10 年前的技術。
日本企業逐漸退出尖端邏輯半導體的生産,22~28 奈米晶片已經是日本國內汽車、工業設備最尖端的技術。伊藤忠總研的高級主任研究員深尾三四郎表示,如果要讓新工廠走上軌道,新需求的開拓也不可或缺,他認為半導體是純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投資,透過台積電和索尼的合作,是贏得國際競爭的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