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P3實驗室爆出前員工確診,醫師黃軒昨(11日)臉書發文指出,「COVID19 高風險地區,大家都以為只有在醫院,其實比醫院更危險的,是處理高風險病原體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內操作的幾乎都是易傳播的病原體。」
黃軒解釋,其實每個國家都會規定「高風險實驗的五大要」:模擬「要」落實、操作「要」標準、穿著「要」全套、脫時「要」慬慎、監控「要」警覺。
她也指出,在高風險病原體的實驗室,幾乎都會持續演練許多災害模擬,例如:「模擬管制性病原及毒素工作人員發生暴露狀況,以測試健康監測程序」、「模擬實驗室工作人員發生虛脫或昏倒情況,並測試其他人員如何應變,進行哪些聯繫,如何從實驗室移出該人員」、「模擬實驗室發生大規模溢出物事件」、「模擬實驗室人員在工作狀態下,依既定方式疏散」。
以及所有基本的風險評鑑模式,也包括 4 個重複循環的步驟:分別是「危害鑑別」、「危害特徵」、「暴露評鑑」、「審查和持續改進」。
最後黃軒也表示,「這些實驗人員真的很辛苦!冒險進行協助高風險的病毒診斷,我們才能有效知道,哪種病毒感染?我們才能知道如何防疫!謝謝第一線『防疫人員、醫師人員』,別忘了,還有一群在高風險『實驗操作的人員』,這些都是幕後的英雄!衷心謝謝大家的付出行動,一起對付COVID19 病毒。」
醫師黃軒整理出了實驗室五大要點。 來源:翻攝自黃軒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