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會前主委劉義周今天說,公投是在救濟代議政治的不足,是治病的藥、不是健康食品,必備、但要少用;另有學者認為,公投是人民節制權力及課責的工具,不宜與總統大選結合。

四大公投案12月18日將投票,長風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辦「2021突破論壇」,邀劉義周、台大政治系教授陳淳文、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等人出席,探討「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

劉義周表示,公民投票的意旨是在救濟代議政治的不足,民眾有公投的需求,表示是政治菁英的失職。因此,公投是治病的藥,不是健康食品、更不是補品,該必備,但要少用。

劉義周說,2017年公投法修法後,最大改變是取消「雙二一門檻」,新設1/4同意門檻,但實質的門檻改變是局部的,主要還是要看民眾的關心度與議題爭議激烈程度,對政黨動員的方向、策略也有影響。

陳淳文表示,2018年公投綁大選,選務出現重大瑕疵,影響地方選舉,但基本上可觀察到民主素質的提升,包括首次出現與政黨無關的人民團體自主發動公投,且公投議題具重要性,投票率都超過5成,人民發揮耐心等候投票,公投結果更影響或節制執政黨的作為。

陳淳文說,今年的公投主要由在野黨及民團發動,議題全屬分歧性質的重大政策議題,公投己從過去的選舉動員工具,發展成公共政策的思辨選舉;如果以公投作為實踐憲政民主的手段,核心在於限權與課責,因此公投不宜與總統大選結合,可考慮與地方選舉結合。

黃士修表示,公投應該綁大選,讓真正的民意發聲,公投如果和大選脫勾,會讓少數政黨支持者可逆轉民意,真正的民意就無法發聲;過去的「公投審議委員會」較公正,現在改由中選會審議,使執政黨過度介入,反而刁難提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