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再外推455公尺的卸收碼頭,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25)日向總統蔡英文簡報說,因為台灣海峽水流是南北向,不會因南北向碼頭造成突堤效益,危害藻礁生態。他還自嘲說,像他這50年次的都不知,但現在高二課綱都有教台灣海峽漲退潮時,海流是南北向的。他也保證三接在這裡,中油就會在這裡,藻礁就在這裡;這裡的指標性生物柴山多杯孔珊瑚聚落,施工前發現有75群落;今年調查大概已經到了100個群。
潘忠政領銜提出之珍愛藻礁公投主文:「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公投案並將於12月18日舉行。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工業港可能影響的範圍主要是大潭藻礁區域。2013年4月20日蔡英文曾以小英基金會董事長身份前往觀新藻礁視察,並留下親筆寫的「藻礁永存 蔡英文」。
今年4月22日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環團時,潘忠政曾親邀蔡英文前往視察藻礁。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轉述,蔡總統會中指出,過去幕僚團隊有思考相關行程,也會選擇合適時間及方式來規劃。
今年5月一度傳出蔡英文將於5月6日視察觀新藻礁和三接站工程;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證實有收到相關情資,但從蔡英文選擇去觀新藻礁而非大潭藻礁來看,她已經有自己的想法。最後,蔡英文視察藻礁沒有成行。
今日上午蔡英文則帶領總統府線記者前來桃園視察藻礁,在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與桃園市長鄭文燦陪同下,她先去視察觀新藻礁,再去大潭藻礁、三接工程地點聽取簡報, 隨後前往大潭電廠視察。
在視察第二站的三接工地,也就是目前珍愛藻礁公投要求三接遷離的大潭藻礁所在處,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簡報表示,現在所在的位置,大家的後方是儲槽區,2003年土地即已完工,這兩個儲槽是中油這兩年才開始興建,目前都已經封頂,在做內部施工;外面水泥、裡面鋼板、鋼槽,未來液化天然氣會存在這兩個槽裡面。
曾文生說,他們目前簡報所在位置是儲槽區與棧橋連接地,是工作便橋,未來完工後會拆掉,真正會留下來的是高度比較高的棧橋。
曾文生說,中油在觀塘區除了接收站工安維持,重要的是生態維持,所以要第一、保存棲地、第二、保護生態、第三、保護物種繁衍,這是中油這兩年在這裡施工最重要原則。
曾文生說,三接對此影響,眼見為憑,潮間帶藻礁其實維持不變、完全沒開發;建造儲槽是2003年就已經完成的工區;工作便橋上的棧橋是為了連接未來將繼續往外延伸455公尺的外海卸收碼頭,陸地的藻礁G1、G2、G3三塊都會維持起來,完全不做任何開發。
曾文生說,在2016年進行環差評估調查時,G1區是一遍沙埋狀況,因為東北季風關係,很多海峽垃圾都會漂過來。但現在G1、G2、G3三塊環境都非常好,中油都有做清理、保護工作;「這不是總統來才長這樣,因為中油有直播,G1、G2兩塊如果我們國人想要知道它現在什麼狀況,隨時可以上網路看它的現況」。
曾文生說,對於這裡建工業港會不會造成突堤效應,首先,施工方法是透過鏤空的棧橋,海水是通透的,棧橋中間的跨距超過100米,台灣西岸跨河橋樑的跨距通常不到100米。這樣100多公尺距離的跨距,不會造成突堤效應。
曾文生說,觀塘這裡過去都是沙來沙往,2016年拍到的藻礁是沙埋的,是因為颱風把沙帶走露了出來。
曾文生說,環保團體質疑這個工業港是南北向,會阻斷東西向海流。在台灣海峽看到海浪是東西向移動。但這個看到的是表象。事實上,台灣海峽的海流在漲退潮時是南北向,是從太平洋的兩邊,漲潮時灌進來,退潮時離開。「這個其實過去我們這種年紀的50幾年次的沒有念到、課本裡面沒有;但現在新的課綱在高二的地球科學裡面通通都有,所以比較年輕的朋友(知道),台灣海峽的漲退潮,水流不是東西向、是南北向,所以蓋這個工業港不會阻斷水流」。
曾文生說,這次三接接收站再外推455米,過去水下水深、藻礁觀測大致知道水深超過15米,礁體就非常非常的少;中研院報告也說明水深15米以下沒有什麼礁體;這次環差調查水下攝影,在水深18米以下看不到礁體外,也請中央大學地科院長調查,大致畫出礁體最邊界位置;除此之外,也做了鑽探。未來碼頭所在地點挖出的是一點點的礁體,是破碎的藻礁、不是完整連接;地質學家判斷這是混雜泥沙,已經是崩落,經過水流帶到這裡。也就是外推港口已經不影響水下礁體。
曾文生說,中油有個重要使命,只要三接在這裡,中油就會在這裡,藻礁就一定會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會盡全力把這邊的生態、環境全部保護好」。
曾文生說,這裡的指標生物柴山多杯孔珊瑚聚落,施工前發現有75群落;今年調查大概已經到了100個群,上面沙灘的小燕鷗繁殖棲地繁殖成功率也提高非常非常多。中油公司施工中會用最好的方法維持這地方的棲地、物種。
總統蔡英文聽取簡報,前方即為大潭藻礁與施工中的棧道。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 圖:林朝億/攝
中油三接已經幾乎完工的兩座液化瓦斯儲存槽。 圖:總統府提供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 圖:林朝億/攝
桃園市長鄭文燦。 圖:林朝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