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辦理公共政策研習課程ㄧ案,接連被國民黨政治人物、文傳會系統連番砲轟,所持的論點居然是「政黨介入校園」,這種說詞實在是惡人先告狀且混淆視聽,老覺得別人做的事情和自己當年一樣,所以天下烏鴉一般黑。
許多人在評論公共事務時喜歡運用類比邏輯進行描述,但不客氣地說,如果對於歷史時空背景理解有限,針對比較標的欠缺深入認識,必然陷入「不倫類比」謬誤中。
平心而論,國民黨自己應該最瞭解什麼叫「政黨介入校園」,在那個威權時代知青黨部直接部署在校園內,直接扮演職業學生監控異議人士與思想審查的角色,某些檯面上的立委還刻意迴避起自己這段暗黑歷史。最關鍵的是,在那個黨國一體的年代,執政者根本不允許外在於國家以外的「市民社會」空間,即便國民黨標榜大學自主或講學自由,任何學校不存在學術自由與自主意志,甚至只好被迫擔任打壓異己的打手,否則雷震與陳文成案又是怎麼發生的?
推廣教育意即終身學習教育的概念,許多公私立大學推廣教育中心無不積極與社會團體、民間組織、企業法人合作辦理課程,讓校園空間與硬體資源的使用達到多元化、效率化的狀態。
但藍營批評者需注意,這種合作模式與黨國體制最大的差異在於平行與自由意志下的契約對象,而非被宰制的上下隸屬關係;講簡單一點,台北大學基於自利、自主原則下決定是否與民進黨新北市黨部合作,其中毫無壓力也可在契約關係後決定是否終止或繼續合作內容,這樣的互動過程,豈能與彼時文工會或知青黨部的「上對下」的立場同日而語?
更何況,台北大學也回應,「公共政策研習班」雖是與民進黨地方黨部合作開設,但秉持推廣教育目的,課程沒有限制參加者身分,一般人都能夠透過網路報名參加,且上課過程都確保現場沒有任何旗幟或標語出現。當事人全不認為政治黑手伸到校園導致其權益受損,藍營人士的比手劃腳實在過於政治化。
諷刺的是,出來批評的多半是青年團系統,奉勸這些年輕人多花點時間讀讀自己的黨史,搞清楚何謂「黨國體制」,學習一下為何需要「轉型正義」再來評論,否則老是犯了夏蟲語冰的謬誤實在貽笑大方。至於那些走過威權體制的老人,更不應該無限上綱然後大作文章,別忘了當年那些學術良心的遭遇,中山獎學金只是你們在黨國大好前途的保證,民主時代公民社會實在不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