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意外的,民進黨全代會今(14)日無異議通過「2022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雖然,秘書長林錫耀稱這個跟2018特別條例差別,僅是將六都抽出來由黨主席依法提名、中執會通過;或非執政縣市提名,私下也會做協調性民調;或辯稱最後還都要中執會通過等,無可否認的是在全台2350多萬人口下,僅剩下基隆市、新竹市、屏東縣人口加起來不到7%的地方會舉辦初選。民進黨底子裡民主精神逐步流失,對台灣政治的整體發展絕對是負數。

不管是黨內黨職選舉或公職提名,1986年創黨的民進黨有個共同的特性就是,依民主機制、公開公平的競爭;這跟當年國民黨必須仰賴高層鍾愛的眼神那種威權性格截然不同。雖然、也幾乎每次大選前,民進黨的提名制度就會修改一次,從幹部評鑑、黨員投票或半民調、全民調等等,基本上都還是維持著公平競爭原則。甚至1995年還曾舉辦過全島巡迴的黨辦開放式總統初選。即便是在野,黨內民主制度的精神,卻讓國民黨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第一個限縮初選範圍的其實是2004年陳水扁兼任主席時,開始將全國不分區提名收到黨主席手裡。到了2008年,蔡英文接任黨主席後,黨內民主體質不斷流失,開始用艱困選區、非執政區、選對會等機制沒收縣市長、立委初選。上次2018年六都還有高雄、台南舉辦殺的刀刀見骨的初選,這次全部不辦。不知中常委陳茂松轉述是否精準:總統的意思是「儘量排除黨內在初選過程有些枯枝、雜草」。那些被認為不夠格、卻想參選的黨員,私下被認為是「枯枝、雜草」,真不知情何以堪?

這個民主體質流失,也展現在黨的理念上。蔡英文說,民進黨不怕對手提公投;但又稱2018年那場公投、選舉排隊要排好幾個小時,邊投票、邊開票,嚴重影響了民主品質。完全推翻民進黨多年來一貫堅持的公投綁大選的理念。明明是自己提名的中選會對投開票所規劃無能,卻要賠上公投制度。可笑的是,當全黨宣稱把公投跟大選分開,就是要讓「對事」與「對人」的投票分開,公投是「對事」、「不對人」,但一轉身,自己政黨提名的中二選區候選人林靜儀卻嗆對手顏寬恒,要他對珍愛藻礁/三接遷移公投表態,難怪這個黨會被批評為雙標或鄉民口中的「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