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今(9)日上午公布名為「打造堅韌新國軍」的中華民國110年度國防報告書,內容指出,國軍現階段於總員額21.5萬人內滾動調修三軍部隊的類型、編組、數量及官士兵配比,並規劃將陸軍各軍團(防衛部)更銜作戰區。國軍當前的防衛作戰構想,是針對敵人「快速奪取臺灣,避免外力介入」的企圖,以「發揚遠距精準打擊能力」等作為,提出當前「後備動員改革、強化固守韌性」、「加速兵力整建、增加防衛密度」、「強化重層嚇阻、延伸防衛空間」等三項當前重點,以實踐「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
「國防報告書」指出,共軍對台作戰能力共計六項包括:
(一)情報監偵能力:藉高解析度光學及雷達偵照能力偵察衛星,及在臺海周邊海域常態部署情報船、電子偵察船,不定期派遣偵察機、無人機實施偵巡等方式強化情報監偵力度,透過陸、海、空及航太等多維手段,擴大情蒐範圍與頻次,掌握我軍事動態及戰場情報經營。
(二)聯合封鎖能力:加強海、空軍制空、制海及對陸打擊戰力,並加速火箭軍新型飛彈部署,提升精準打擊及戰略制壓能力,已具備對我重要港口、機場及對外航道實施聯合局部封鎖,截斷海、空交通路線能力,影響軍備後勤資源整補與作戰持續力。
(三)聯合火力打擊:各式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及空射攻陸飛彈射程均可涵蓋臺灣全島,協同海、空軍戰力,可攻擊我政、經、軍等重要目標,減損我軍作戰持續力及支援後續作戰之遂行。
(四)聯合登陸作戰:強化陸軍兩棲合成旅、空突旅及海軍陸戰隊聯合登陸作戰訓練,及建構海空戰略投送能量,在取得制空、制海及制電磁權優勢後,以正規兩棲艦船搭配軍管商貨輪方式,聯合登陸作戰。
(五)應對外軍干預:部署中、長程對地、反艦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並藉海、空軍航艦及轟炸機常態化赴西太平洋從事跨島鏈海空聯訓,對印太周邊國家形成軍事威懾,以遲滯第一、二島鏈間外軍干預行動。
(六)戰略支援能力:透過「軍民融合」發展航太作戰平臺,加速偵察、導航、通信等各型衛星部署,以強化戰場資訊優勢,並藉由「北斗」全球定位導航及指管數據鏈路系統建置,協助各軍兵種遂行資訊攻防、遠程預警、遠海作戰、飛彈精準突擊及防空反導等能力。
報告書也提出,國軍當前防衛作戰的構想,是針對敵人「快速奪取台灣,避免外力介入」的企圖,藉由高度機動、疏散、隱蔽與複式備援,確保指管監偵能量及戰力完整,發揚遠距精準打擊能力,打亂敵人作戰節奏與延遲行動進程,結合密集防空與有效指管,創造重層截擊波次,提高擊殺率,再以灘岸雷區、縱深反擊及重要目標防護的國土與後備防衛,實踐「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指導。
報告書表示,發揮「海島防衛」的地理優勢,成為國軍不對稱作戰投注的方向,在既有的濱海與灘岸防衛戰力基礎上,國軍除了向外拓展防衛空間,進而爭取全民防衛動員,達成強化固守韌性、延伸防衛縱深與戰略的持久目標。
報告書指出,國軍兵力結構及規劃,是評估敵情威脅,並依「打、裝、編、訓」的思維,結合武器裝備籌獲期程及國防資源分配,為因應未來地面防衛作戰的需求。
陸軍部隊方面,於109年完成7 個聯兵旅及1個地區指揮部「聯合兵種營」編成,使其具備全方位獨立作戰能力與戰術運用彈性,確保聯合國土防衛任務遂行。
海軍部隊方面,則針對靈活、多能、機動、獨立作戰特性,109年陸續增編快速布雷艇、岸置機動反艦飛彈車及高效能作戰艦艇換裝等單位,確保聯合制海作戰任務遂行。
空軍部隊方面,自106年起陸續汰除老舊鷹式飛彈,換裝天弓三型飛彈,以遂行聯合防空、飛彈防禦等作戰,確保台、澎地區的空域安全。
至於因應中共敵情而籌建的重要軍備,國防報告也提出,以遠程打擊領域而言,包括:籌購遠距精準火力打擊(海馬士)系統、F-16戰機的AGM-84H空對海、AGM-88B空對面反輻射飛彈、AGM-154C遠距遙攻精準彈藥、劍翔反輻射無人機、雄昇及萬劍飛彈等。制空部分,則包括籌建弓三陸基防空飛彈、愛國者二型飛彈(性能提升)、愛國者三型飛彈,以及弓二飛彈的性能提升,以提高我軍重要防護目標安全。
在國軍常備部隊編組部份,陸軍持續朝「聯合兵種」編組轉型及強化後備部隊戰力,海、空部隊則配合「國艦國造」、「國機國造」及「對美軍購」武器裝備的發展進程,持續檢討調整;另配合政府推動數位發展政策,進一步提升國家資通電安全發展,將資通電軍指揮部改隸屬國防部直屬軍事機構,朝「網路攻防為核心、電磁發展為前瞻」目標發展。
至於後備部隊則朝「常後一體、平戰結合」機制運作,適切調整國軍組織編裝,以及為有效提升聯合作戰指管效能,同步檢討各軍團(防衛部)聯戰幕僚編組架構與指管機制,將陸軍各軍團(防衛部)更銜作戰區,達成三軍聯合防衛作戰的目標。
國防部發布1949年以來,中共軍機、軍艦活動範圍變化圖。 圖:擷自中華民國110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 圖/國防部提供
戰略規劃司國防政策處處長鄧克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陳黃榮少將及青年平面設計師張維倫共同出席110年國防報告書記者會 圖/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