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陳立昇今(3)日表示,依據外國研究,兒少確診新冠肺炎後,家戶傳播力高達45%,以祖父母的感染情形最為嚴重,假如家人接種完整二劑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率,使病毒量下降較快、患者也更早康復。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與台大校友群今日舉行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主題為「從家戶到社區的保護」。陳秀熙指出,兒童跟青少年疫苗施打率相對低,且家戶感染較難以控制,是社區染中的重點。
現正最夯:批藍白兒虐修法過於籠統 郭昱晴喊話:應正視剴剴案反映制度崩壞
陳立昇表示,美國針對224位(未施打疫苗)參加營隊的7至19歲個案進行追蹤,其中88%確診,發現有71%是返家後才產生症狀。共526位家戶接觸者中,感染了48人,二次傳播率達45%,其中以祖父母最為嚴重。「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家戶有6成維持社交距離、3成有戴口罩,但即便如此傳染力還是達到45%。」
那麼疫苗是否能有效降低家戶傳染?依據英國研究顯示,同住家人若完整接種疫苗,能降低34%感染,且延後約37天才被感染;感染後病毒量下降速率快,表示能可以更早康復。
此外,他補充,口腔保健習慣也可能會影響家戶感染風險。西班牙一項研究追蹤302位同住家人,其中172人確診、130人非確診,比較兩者間的口腔衛生習慣,發現確診者的口腔衛生習慣較差:不常清潔舌頭、更換、消毒牙刷次數少;且共用漱口杯、牙膏、沖水時未蓋上馬桶蓋等習慣,會增加同住者的傳染風險。「顯示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可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