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國慶演說中提出了四個堅持說:要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要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其中的「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兩岸「互不隸屬」說,被專家解讀為「兩國論」主張再起,中共國台辦也以該談話「鼓吹台獨、煽動對立、割裂歷史、扭曲事實,以所謂『共識、團結』為幌子圖謀綁架台灣民意,勾連外部勢力,為其謀『獨』挑釁張目」的「謀獨挑釁」說法來說明大陸的立場。
蔡總統的兩岸「互不隸屬」說,專家認為這是1999年李前總統提出的「兩國論」升級版,擔憂兩岸已經僵持停滯的關係是否更加惡化。兩岸是否兵兇戰危,猶待中美兩國正式出牌才見分曉,但是兩岸「互不隸屬」說確實已經構成「獨台」的基本事實,重點在中共如何解讀「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不同的解讀就是兩岸走向戰爭或和平的分歧點。
中共中央與美國政府還未就蔡總統的說法提出明確的回應;但是國台辦的立場基本上就是認為「隱形台獨」正由「中華民國」這塊招牌「借殼上市」中,這種主張和1999年蔡英文協助李前總統提出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完全是一樣的意思。當時李登輝答:「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1991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有再宣佈台灣獨立的必要。」兩國論提出後,引起中共高度反彈,也讓當時兩岸剛剛啟動的交流談判停頓受阻。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只承認支持中國的「一個中國」主張;當時美國柯林頓總統在與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會談時表示,兩國論已經帶給中國大陸和美國雙方「更多困難」,美國既不支持兩國論,但也反對北京對台動武或中斷對話。
2021年的國際局勢已經不同於20年前,當時美國國力穩局世界第一,他們把與中國合作視為國家發展的第一要務,美國政府嘗試著藉由中國的改革開放策略以重塑中國,根植民主開放於中國,所以永遠是中國優先;今日,美國世界第一的寶座已經搖搖欲墜,中國正急著要跟老大哥共分一杯羹,甚至取而代之。建交40年來,中國沒有走向開放與民主之路,反而走回到了獨裁與專制的毛時代路線,中美之間競爭對抗的因子已經大於合作交流,為了保護自身世界霸主地位,藉由掌握中國稱霸的關鍵—台灣,已經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的必要籌碼。因此,美國在這次的國慶演說稿是否事先知情,未來的回應態度才是兩岸「互不隸屬」說是否僅為曇花一現的重要關鍵。
直白地說,蔡總統的主張確實是事實,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互不隸屬,尤其中共從來不曾統治過台澎金馬地區。1949年開始,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敗退轉進台澎金馬後,國府與中國大陸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處於敵對隔絕狀態,雙方完全是平行存在的政權。地理上「大陸是大陸,台灣是台灣」,政治上,兩岸是透過中華民國憲法而產生交集,因為中華民國憲法是依據國父遺教,也是1947年在大陸制定的憲法章程。雖然中華民國退到了台澎金馬地區;但是這個憲法繼續在台灣施行了72年,當初制憲也有台灣的代表參與,這樣的歷史淵源才使得台灣藉由中華民國這個招牌而與大陸產生實體的聯繫。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台灣是中國地區的一部分,中國地區目前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政權分治管轄,兩岸互不隸屬」。兩岸因此互享隸屬只有1945到1949年,中華民國是當時中國地區唯一政權時期,再說1972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前,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中國」的當然代表。現在不是,不代表歷史不曾存在。
所以維持現狀,本來就是維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和平、平等、共存的政權關係,不是一竿子否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完全否定中華民國的歷史、政權、讓中華民國這塊招牌沒有生存的餘地,當然會讓許多台灣人興起改名換姓,要以「台灣」名稱獨立,以台灣為名走向世界。如果中共肯正面看待「兩中關係」,就不會出現「一中一台」的呼聲,而且只要中國越打壓,台獨的聲音越強,中華民國的聲音越弱。孟子梁惠王篇曰:「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目前中國國力遠勝過台灣,中共如果能夠尊重中華民國在台灣地區以及當代中國歷史的真實定位,兩岸才能真正走向安定與和平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