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調查報導指出,劍橋大學一個研究中心有3/4董事與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有關,中心的首席代表則是前華為副總裁,且持續由中國國務院支付特別津貼。

針對上述問題,已有英國國會議員及非政府組織呼籲政府及校方對相關情事展開調查。

多項資料顯示華為與中國情報單位有關,中國相關法令也要求資通訊企業與政府分享用戶資訊。基於國安考量,華為已遭英國等許多國家排除於第五代行動通訊(5G)建設之外。

英國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政策主任派特森(Johnny Patterson)指出,報導關注的劍橋大學「中國管理研究中心」(CCCM)顯然已遭華為滲透;劍橋大學與華為的緊密關係具重大國安意涵。他敦促校方展開調查。

英國有20所頂尖大學數月前遭揭露,近幾年收受來自華為及其他中國政府持有企業共計超過4000萬英鎊(約新台幣15.3億元)的資金。牛津大學2018年曾對外表示,不會再接受華為挹注。

英國前保守黨黨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12日表示,英國各大學近年「太依賴中國金援」,而劍橋大學堪稱是「特別糟糕」的其中一所。他敦促政府儘快對英國在各公私領域對中國的依賴展開調查。

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保守黨「中國研究小組」(China Research Group)領導人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也呼籲正視中國對學術界的影響。

CCCM以提供中國海內外企業高階和資深經理人「客製化」課程為賣點,隸屬劍橋大學「賈奇商學院」(Judge Business School)。泰晤士報13日報導,劍橋大學否認該中心首席代表胡延平曾提供商學院或CCCM任何服務。

劍橋大學已悄悄將胡延平相關資訊從CCCM官網上移除,且不再回應相關置評請求。

CCCM創辦人包括華為資深顧問、據稱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心腹知己」田濤。他曾與來自比利時的CCCM名譽研究員德克萊默(David De Cremer)共同出版頌揚華為的著作。德克萊默曾與英國兩大銀行巴克萊(Barclays)及匯豐(HSBC)合作,並另外在劍橋設立智庫,聚焦研究中國「一帶一路」計畫。

CCCM另一位創辦人威廉森(Peter Williamson)則曾為中國官媒撰文,讚揚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並錄製影音反擊外界對華為的質疑。他也是劍橋大學另一個英中共同計畫「全球議題對話研究中心」(Global Issues Dialogue Centre)的領導人。

泰晤士報去年揭露,該中心去年曾分別接受中國政府及華為各20萬英鎊和15萬5000英鎊的挹注。

華為表示,公司對與英國各大學的關係十分自豪;任何對公司不當行為的指控都是荒謬的,也顯示對企業與學術界夥伴關係的根本性錯誤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