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3天的東京帕運閉幕式今(5)日晚間在東京都國立競技場舉行,台灣代表團由羽球選手方振宇擔任掌旗官,目前排名世界第7的方振宇,首次參加帕運即獲得第4名亮眼成績,另外,也是首次征戰帕運的桌球好手田曉雯,在TT10級女單勇奪得銅牌,為台灣拿下這屆帕運唯一的一面獎牌。
2020東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自8月25至9月4日登場,台灣共有10位選手參賽,無論是克服先天上的限制,或是經歷上天的磨難,他們每一位是不被命運擊倒的生命鬥士。
田曉雯,桌球選手,首次登場帕運,便奪得銅牌,奪下台灣這屆帕運的第一面、也是唯一的獎牌;她出生後右手神經萎縮,學桌球時常因此身體不協調,但她並未氣餒,每天花更多倍的努力,追求球技的進步。

賴清德副總統在臉書表示,場上的曉雯步伐靈動、謹慎接發球,每一擊背後,都有著比一般選手更多的辛苦與訓練;因右手神經萎縮導致手掌無法正常翻正,從小因身體不協調,而經常跌倒、遭遇不友善對待,在母親鼓勵下接觸桌球,重新找到自信與勇氣。

他說,田曉雯以左手執拍迎敵,一路闖進決賽,小組賽3戰全勝、每場都是直落三的佳績,為台灣搶到第一面獎牌,這樣開朗、堅強的選手,為台灣贏得女子桌球的銅牌,她在取得榮耀之前,所經歷的眼淚與汗水,值得國人最熱烈的掌聲與歡呼。

方振宇,羽球選手,作為最後代表台灣出賽的選手,第一次參加帕運,便獲得第四名,表現非常耀眼。這屆帕運首度將羽球列為正式比賽,方振宇在銅牌戰對戰印尼選手,第一局兩人打得難分難捨,緊咬彼此分數不放,第一局打到16::16;第二局即便落後,一度因受傷而暫停,但他仍未放棄,戰鬥到最後。
方振宇國中時才接觸羽球,便展現驚人天賦,在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奪得亞軍,高中開始投入正式訓練,並且和一般選手一起訓練。儘管相當辛苦,曾經數次有過放棄的念頭,但他終究堅持下來,在高二時入選國手,並在2017年亞洲帕拉羽球錦標賽打進八強。

賴清德提及,方振宇出生時因為難產,導致左手神經叢損傷,造成肌肉萎縮,嚴重影響肢體平衡感。但是懷抱著成為運動員的夢想,他用更多的訓練、堅強的意志,克服身體障礙,踏上帕運會舞台。
他說,方振宇在小組賽中先後擊敗地主日本選手和埃及選手,以分組第二的成績進入四強。面對來自世界的高手,方振宇以精湛的球技,一路緊咬比分,展現出積極的拼鬥精神和良好的抗壓性,令人欽佩。

楊川輝,田徑選手,用生命跳遠的楊川輝,在本屆帕運榮獲第4名,他說,「對我們來說,每一跳都是用生命去跳,因為視障者無法準確判斷方位,只要沒跳進沙坑,最嚴重可能會半身不遂」。

儘管每一次跳躍,都要鼓起很大的勇氣,但楊川輝說:「我看不見世界,但透過跳遠,我要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盧碧春,桌球選手,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的她,42歲在老公和孩子的鼓勵下接觸桌球,從此開啟桌球之路,拍出人生新頁。16年來在國際賽獲獎無數,更在2018亞帕運獲得單打銀牌。


林姿妤,國二時車禍傷到右手腕,因延誤就醫而造成永久傷害,之後花了3年時間復健,並改以左手打球。2019年曾和田曉雯在亞錦賽奪得團體賽金牌。


程銘志,出身於桌球世家,16歲時就當上國手,原先擔任桌球教練的他,遭遇車禍後在父親的鼓勵下,重新再參加比賽,從業餘練習賽一路拚進帕運。目前排名世界第二。


陳亮達,游泳選手,本屆帕運共挑戰3個項目,最擅長仰式項目;3歲時就開始接觸游泳,一游就游15年,19歲登場帕運,是台灣本屆年紀最小的健將,過去在國際賽事上已拿過多面獎牌,並且在2020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獲得7項冠軍。


李凱琳,柔道選手,三度叩關帕運,闖進銅牌戰;李凱琳出身柔道世家,曾在2012年帕運勇奪銀牌。


劉雅婷,田徑選手,三度叩關帕運,在訓練或生活方面都非常自律,被稱為「運動公務員」。
賴清德指出,第三次參賽的劉雅婷,雖因先天性黃斑部病變而視力模糊,但她的目標卻無比的清晰明確,要用速度、臂力、丟擲技巧,讓手中的標槍,像乘著風一般的飛向最遠落點。劉雅婷自母親節後就沒有返家,全心全力投入訓練備賽,本屆以32公尺44的佳績,名列第六,擲出本季最好的成績。


林亞璇,健力選手,苦練舉重22年,六度挑戰帕運,永不放棄的精神,不斷挑戰自我極限,更在今年獲得總統教育獎。
賴清德表示,帕運六朝元老林亞璇,一場幼時的意外傷到的脊椎,病痛侵蝕與行動不便,並沒有奪走亞璇的勇敢與笑容。健力對運動員上半身是的嚴苛考驗,槓鈴先維持在胸前不動,然後將其向上舉起,直到手臂伸長固定,才算完成,而林亞璇無法用腰或臀部發力,全靠手臂使力,難度更高。她以78公斤的成績,排名第7,完成她的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