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寫過台灣存在「反防疫」的修辭,包括:
1.政府失能論
2.防疫擾民論
3.崇尚極權論
4紙包不住火論。
最近瀏覽關於疫苗施打的相關論述,我發現似乎存在一種「拿不到的最好」的認知誤區。
「疫苗認知誤區」大致具備以下特徵:
1.拿不到或很難拿到的國外疫苗最好(之前的莫德納、AZ、BNT)
2.好不容易拿到國外疫苗(莫德納、AZ),卻開始渲染接種後的不良反應,也不追究相驗後的真實原因
3.等到國產疫苗開始接種以後,國外疫苗好像又好棒棒了。中國國民黨、柯P民眾黨針對個案渲染、誇大,卻無視疫苗不良反應的真實數據。
4.現在又一股腦地吹捧BNT疫苗,我怕上述情形只會再次發生,繼續傷害台灣社會對於防疫與疫苗接種的正確認知。
想要恢復正常的生活,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提高疫苗覆蓋率是唯一且最快的方法。
然而目前國際就是疫苗荒。武漢肺炎疫苗不是有錢就買得到的商品,而是各國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戰略物資。
在全世界還在疫苗供不應求的處境時,台灣已經透過:
1.自行採購
2.國際援助
3.民間捐贈
4.國產自製等不同途徑,持續控制疫情,讓生活回復正軌。就像之前口罩從購買實名制到恢復產能、穩定供應,再到客制化、任選花色……
我們不禁想問:台灣的防疫工作真的漏洞百出嗎?
疫苗接種不可能完全排除風險,但就目前接種後的狀況來看,大致上都還在合理的範圍。
所以說,打得到的疫苗,就是好疫苗,輪到你,就去打,不用挑,國產、國際都很好。一味地誇大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只是塑造台灣社會對於武漢肺炎疫苗的認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