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偵禎和佳佳關係是一種戲劇性故事,大學是不同班的同學,兩個人不熟識,後來畢業後數年一位出國讀書,一位在外國工作,在國外兩人意外認識,才發現以前是同學,很快彼此間感情進展後來解婚但在中年時兩人離婚,原因是意見不合。強強和恩恩兩人認識很久,但彼此不來電,卻是彼此的好友和支持對象,在某次兩人因為一場變故發現彼此的重要性,兩人相愛而結婚,過了很多年,親友常問他們維持這樣長久的婚姻因素是什麼。

刻骨銘心的愛情與現實環境下愛情關係其實是隨著時間而變化,例如電影「愛在巴黎三部曲」,便可以看到兩人關係隨著人生際遇而轉變,常常看到是愛情時最儂意的時候,某些人因為也有性關係情將愛情早期關係變得更激情,但一段時間之後,兩人之間開始有爭執,在不斷反反覆覆過程中,理性與現實因素出現時也許有些情侶覺得不適合而分手,有人說是愛情淡了,也有人說對方變了,更有人感情外遇的情況,但其中特徵都是爭執問題變多頻率變高,且很多爭執點根本就無法回答,變的不只對方可能連自己也變了,變在想法,態度,價值觀的改變,為何有些人的感情可以維持長久但有些的人不行,怎樣才知道我們適不適合在一起?

耶魯大學Dr. Robert Sternberg的愛情理論提出愛情三要素-激情、親密與承諾,三要素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而當感情關係中其一要素比重較重或較輕,三角形會變成不是完美三角形,愛情完美的型態是一個正三角形,而因素比重不同也會產生7種關係,但其中完美之愛並不是代表感情可以維持長久的保證,重點還是在彼此之間關係維持方式與對關係的態度。一個人重複接受一種刺激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對這種刺激產生低感受,如果再用相同程度的刺激,人就會覺得顯得微不足道,心理學上被稱之為「貝勃定律」。這樣狀況類似感情的世界裡,時間久了而愛情關係逐漸平淡的情況。當對方開始習慣彼此付出,感情逐漸平淡乏味,即使一方為對方做更多的事情,另一方卻不再感受雙方過去愛戀關係且幸福感覺會逐漸減少。   

人生歷程中是不斷成長變化而感情也會隨個人心境、想法改變,所以相愛的兩個人關係也必須隨時改變做調整,不可能一直都是最激情的階段,也不可能對對方毫無感覺而在一起在,如同提出愛情三因素的學Sternberg所說「有著最好持久性和滿意度的人際關係是伴侶常常努力來維持親密度並增強相互責任而構成的」。因此我們要問自己不是適不適合繼續這段關係而是應該問彼此我們要怎麼維持感情和看待關係。

文:陳汯諄 臨床心理師/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