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及台積電所訂購的各500萬劑德國BNT(輝瑞)疫苗今(12日)正式簽署購買合約,而這1千萬劑BNT疫苗,首批的1百多萬劑預計將在今(2021)年9月從德國原廠製造、包裝並直送台灣,並可能將BNT疫苗給12到18歲的青少年施打。然而我們該知道的是,台灣本可更快取得大量BNT疫苗,這中間卻因中國一再干涉導致台灣防疫進程的延誤,更讓中國在台灣人心中的形象繼續探底,中國也應該為此感到羞恥。

首先,衛生福利部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已跟德國BNT洽約,本來已於今年一月商談到了最後階段,中央政府也周延的規劃由BNT從三月開始交貨,亦會在六月完成整個交貨程序,總共500萬劑的疫苗,便是希望能趕在上半年度的學期結束之前,幫全台學生完成至少一劑的接種,如此至少可達成一定程度的疫苗覆蓋率,但是上海復星卻無情打壓,讓台灣年初約簽不成,最後本當順利進行的防疫計畫拖過超過一學期,搞到現在要到今年九月、十月才能交貨,屆時周邊國家恐又爆發新一波疫情,對台灣亦有可能造成威脅,關乎人命的事卻被中國政府拿來當作政治操作,拿台灣人的生命來開玩笑,低劣行徑著實讓人不齒。 

第二,部分長久滯台的紅統人士一直認知偏頗的覺得北京當局願提供中國國產疫苗給台灣,躲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也在自家黨團的記者會上高調地表示要中央政府指定買讓中國代理的疫苗,講白了就是要護航上海復星,這讓人不禁懷疑中國國民黨背後跟上海復星的利益關係,或許真的該調查一下國民黨的高層有沒有持有上海、香港復星的股票投資?然而,事實是中國徹頭徹尾都沒有要幫台灣,要知道,為了更快速、有效的因應疫情在全世界迅速爆發的武漢肺炎,全球所給予的疫苗研發,幾乎都是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 ,而非像一般的藥品有正式的藥證通過。也因此,有關藥害救濟等免責機制問題變成為各疫苗廠所高度關注的焦點。在上述的前提下,當世界各國的疫苗廠在進行疫苗銷售合約時,為求謹慎,一定都會要求直接與政府或政府授權的單位交易,藉此來取得政府給予疫苗原廠的藥害免責授權。而郭台銘這次向德國BNT採購也必須要在此架構下才能進行,這也說明了郭台銘在今年六月中接到BNT婉拒洽談的來函,原因不言自明。

講白了,其實就是所有民間團體要採購疫苗,皆須要具有政府授權代表的身分,台灣中央政府則肩負疫苗封緘檢驗的責任。而中國政府會不知道這點嗎?北京方面可清楚了,他們很清楚無論是台灣民間、還是台灣政府自身,怎麼做都不可能繞過台灣政府置之不理,也清楚這不是上海復星單方面說了算,更不是上海復星所能保障的。無奈,在針對台灣中央政府與德國BNT原廠的疫苗合約商談時,中國卻堅持上海復星必須代理台灣業務,這讓台灣成為全球唯一的例外,也因中國的執意打壓、欲取得主導權的行徑,最終讓德國與台灣政府的合約破局。

仔細想想,中國連關乎人命的疫苗採購都要打壓我們,國內竟然還有像是國民黨及許多搞不清楚狀況的酸民覺得中國好棒棒,扭曲、無知的嘴臉讓人想到就覺得這類群體實在可悲。而中國這次在疫苗的干涉行為,更在在顯示了中國根本是一個買過路才的惡霸,中國先是覺得自己很聰明,用代理權來威脅台灣,用郭台銘要買逼台灣,然後低級的行徑繞了一大圈,除了賺到一些仲介費,多數時候只讓人覺得中國一點都不慈善,透過代理權想賺一手的行為更說明了中國沒有真的想幫忙,好似中國只想藉其代理商的干涉讓台灣在採購疫苗上成為「港、澳化」模式。 

看完上述,你還認為中國真的想幫台灣,或相信習維尼所說的「兩岸人民血濃於水」嗎?記得陳時中曾說過,當初衛福部與BNT洽購案最後無疾而終,其實是有「合約以外的因素」; 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也曾公開表示,台灣取得疫苗的途徑被截斷(cut off);德國駐台代表王子陶(Thomas Prinz)亦公開表示,「台灣購買疫苗的過程因某種程度的孤立遇阻,德政府盼疫苗交易不受政治外力干擾,因此聯繫德國疫苗廠BNT,表明支持台灣獲取必要疫苗的重要性,請BNT盡力與台灣政府達成協議。」中國的干擾已經再清楚不過。

想告訴中國的是,台灣人民不求中國幫忙,若真想幫助台灣,最好的援助方式就是放棄不合理的代理權主張,這種想透過代理權反賺一手的行為,有的只是刁難、不是幫忙;而國民黨也沒有好到哪去,奉勸國民黨不要只會造謠AZ疫苗為催命符,另外一邊自己黨內又有一堆特權人士跑去偷打AZ疫苗,這哪裡是一個最大在野黨該有的樣子,除了跟全國人民道歉外,國民黨更該在中國矮化、打壓台灣疫苗處境時,直接向中國表達不滿,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會胳臂向外彎,與中國沆瀣一氣欺負台灣人民的態度實在令人不齒。此外,我們也應該感謝中央政府日以繼夜的拚了一年多,不斷的努力爭取疫苗、同時守住台灣人民不用被迫接受上海復星的政治條件,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才是台灣的榜樣;最後,也希望所有台灣人民都能明辨BNT疫苗採購案台灣所遭遇的波折、以及看清中國的真面目,才不枉費自己作為一個成熟公民所該有的思辨、識別能力。

文/林宗翰(曾任職於地方政府、現為關心社會議題的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