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31)日網路瘋傳一支部立台北醫院醫療量能不足,一整排的病人躺在戶外鋼棚下接受治療的影片,令外界譁然。稍早台北醫院發聲明澄清,這些病人是在等待快篩結果出爐,才會暫時待在戶外等候;指揮中心也特別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表示這是做好病患進入醫院之前的分艙分流作業。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他自己也有收到這支影片,為避免造成社會誤解必須說明,影片中其實是部立台北醫院所作的醫療保全,要做好病患進入醫院之前的分艙分流作業,且此行為是在院區內並非院外。他強調,這不只是部立台北醫院,而是所有的醫療院所都因為疫情關係,採取的保全措施。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也解釋,疫情間指揮中心有相關規定,病人在進入急診室以前,需要做快篩呈陰性;若要住院則要PCR篩檢陰性,且此前提是全國醫療院所都適用。此舉是為保護院內病人、醫護人員,更保護台灣醫療資源,因為一旦確診者進入後,會造成非常多麻煩,對醫療資源有不必要的損耗。

王必勝表示,醫院做完篩檢後需要有等待的時間,部立台北醫院就在急診外面搭了棚架,他4點強調,第1點,它是在院區內,而非報載內容所述在路邊;第2,它並不是在棚架內做相關治療,僅在等待篩檢結果;第3,指揮中心希望提供病人在等待篩檢結果時,可以遮風避雨,有些需要躺臥的病患,也盡量提供好的環境,並有醫護會去照顧他們;第4點,部立台北醫院目前的醫療量能是充足的,絕非醫療能量不足而移至戶外做相關治療。

陳宗彥也拿出數據說明,指揮中心從5月3日至27日因應這波疫情,防疫物資撥補給地方的量,醫用和外科口罩已撥38,516,600片、N95口罩2,354,370片、隔離衣1,416,160件、防護衣219,760件。他表示,基本上指揮中心都盡量讓地方能符合戰備能量的標準,也請地方衛生單位盡速撥給醫療院所,以及第一線防疫人員的身上。

陳宗彥呼籲,指揮中心只要看到地方醫療物資有不足、低於存量的狀況,都會馬上再撥補,不希望再聽到有醫療人員重複使用N95口罩的事情發生,一定要依照標準替換使用,中央物資充足,請不用擔心。

防疫物資配送地方政府數量。   圖:指揮中心/提供

網路上瘋傳部立台北醫院病患躺在戶外的影片。   圖:翻攝自黃光芹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