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在晤談室裡曾遇到一些剛入職場的個案,在適應新工作上有些困擾和問題,經了解後原來很大部分壓力是源自於教導自己的前輩,個案問:「心理師,如果你明明知道前輩教的事情是錯的,你會很勇敢的向對方提出質疑嗎?」,我記得我是這麼說:『其實通常不會勇敢的馬上說出,因為你必須要看看前輩是否是個能接受建言的人,大多數時候是無法接受菜鳥指正的』。我們在職場上都有些既定且先入為主的概念,而這些概念在長久時間下來,會讓我們對自己喪失信心,因此讓我們來翻轉概念。

1.資深前輩=有經驗、有能力

通常我們在這職場上越久,一定會對這環境越有經驗,但若沒繼續為自身專業精進,那麼僅有年資增長,能力就像老舊電腦般跟不上時代,因此菜鳥們也不一定要對自身能力感到自卑,只要隨時提醒自己要時時學習新知,不要在原地停滯不前。

2.道歉=認錯、示弱

無論是前輩還是菜鳥,只要是人都會犯錯,不可能完美無缺,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該如何面對錯誤。當有失誤時,除了真誠的道歉外,更重要的是去解決問題,需要思考的是該如何將公司損失傷害減到最小、避免自己再犯下同樣的失誤。當我們勇於面對錯誤後,會發現自己的收穫反而比別人來得多。

3.拒絕=喪失機會

身為菜鳥總是避免不了前輩們的請託,為了證明自己實力,常常一個一個接下任務後,才發現工作已壓得自己喘不過氣,因此設立界線及停損點都是必要的。當然也不是要大家一開始就拒絕所有的請託,而是要思考自己目前的時間和能力能承接下多少工作,適時的拒絕才能讓自己游刃有餘的面對手頭上工作。

以上三個轉念主要讓大家能加強自我信心,擁有健壯的信心才能好好辨認哪些是真正的建言、哪些是無意義的批評,希望這些心法能讓大家輕鬆的適應新職場。

文/蒙宛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文山職能工作坊 臨床心理師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joan210217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

蒙宛筠臨床心理師   圖 : 蒙宛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