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8日《舊金山和約》簽訂,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一方面,《舊金山和約》正式生效即將滿69週年;另一方面,正值高中選書季,108課綱即將邁入第三年,但台灣高中學子到如今依舊無法從教科書中得知「臺灣地位問題」完整的真相。與其說是課綱的問題,不如說是教科書編者與出版社的問題。依照108課綱的規劃,「國際局勢與臺灣地位」並沒有強硬規定一定要寫哪些宣言與條約,也就是說課綱只給建議,但不強迫怎麼論述,論述交給教科書編者與出版社。可惜教科書編者與出版社,或基於自我審查,或基於市場考量,或基於私心利害,並沒有完整真實的呈現,以致學子依舊是霧裡看花,始終不清晰。

繼三民出版社之後,筆者接著分析龍騰出版社所出版教科書的內容。龍騰版教科書因為想討好各方立場,以致資料太片斷、邏輯太滑坡。

以下是2021年龍騰出版社參與各高中教科書甄選的第一冊樣書p103的內容節錄:

一 現代臺灣的國際地位

中華民國播遷來臺後,國際關係呈現多種變化。不僅戰後的主權歸屬,一直是難解的問題,而外交上,美國的支持與否,也成為影響臺灣國際關係的重要關鍵。

(一)臺灣主權歸屬問題

二戰結束後,臺灣的主權歸屬產生疑義。有人認為1951年(民國40年)二戰時的同盟國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日本表明放棄臺、澎主權,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皆未派代表與會,臺灣主權歸屬未定。即使1952年美國協調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中日和約,亦未提出臺、澎主權之歸屬,臺灣主權問題仍懸而未決。不過,亦有主張中華民國自1945年已實質統治臺灣至今,臺灣居民透過投票選舉元首表達接受中華民國統治的意向,故取得實際上的統治權,臺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

小百科1

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的性質:開羅宣言是類似「新聞公報」的性質;而波茨坦宣言則是屬於「公告」的意涵,兩者都不具備國際條約的效力。

想讀歷史

資料1  1943年開羅宣言: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歸還給中華民國。

資料2  1945年波茨坦宣言: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

資料3  1951年舊金山和約:日本政府放棄對臺灣及澎湖群島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資料4  1952年中日和約: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為包括……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之一切臺灣及澎湖居民,及前屬臺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 

提問  有人認為臺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有人則主張臺灣主權未定,請由上述資料提出你的看法。

筆者分別分析如下:

第一點:

「有人認為1951年(民國40年)二戰時的同盟國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日本表明放棄臺、澎主權,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皆未派代表與會,臺灣主權歸屬未定。即使1952年美國協調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中日和約,亦未提出臺、澎主權之歸屬,臺灣主權問題仍懸而未決。」

上述這一段話符合歷史事實,筆者認為這是歷史教育的一大進步。

第二點:

「亦有主張中華民國自1945年已實質統治臺灣至今,臺灣居民透過投票選舉元首表達接受中華民國統治的意向,故取得實際上的統治權,臺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

筆者認為強調這一句話非常不應該,這等於在鼓勵強盜、土匪般的搶奪竊取行徑,置兩次大戰以來強調的「住民自決」於不顧,這是非常反智的邏輯。

再說,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應該是:依照舊金山和約,日本遵守聯合國憲章放棄台灣、澎湖;依照聯合國憲章,台灣、澎湖:託管→自治→獨立。中華民國政府充其量只是當前台灣治理當局,這治理當局就算是人民投票選舉出來的,也不會因此就擁有台灣、澎湖主權。至於所謂「臺灣居民透過投票選舉元首表達接受中華民國統治的意向」更是荒唐可笑!臺灣居民根本沒有機會實行「公民投票、住民自決」以決定臺灣前途,迫不得已只能投票選舉所謂「中華民國總統」,這兩套邏輯竟然能解釋成一套邏輯,這不荒唐可笑,什麼才荒唐可笑?

第三點:

「小百科1 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的性質:開羅宣言是類似『新聞公報』的性質;而波茨坦宣言則是屬於『公告』的意涵,兩者都不具備國際條約的效力。」

上述這一段話符合歷史事實,筆者認為這是歷史教育的一大進步。

第四點:

「想讀歷史

資料3  1951年舊金山和約:日本政府放棄對臺灣及澎湖群島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資料4  1952年中日和約: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為包括……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之一切臺灣及澎湖居民,及前屬臺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

提問  有人認為臺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有人則主張臺灣主權未定,請由上述資料提出你的看法。」

上面所引的資料分明在誤導學生,提到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怎麼能不提舊金山和約第26條!該條明文規定:「若日本與任一國家簽訂和平協議或戰爭請求協議,並賦予該國優於本條約所定之條款,此優惠待遇應自動擴及本條約所有簽署國。」臺澎主權如果因中日和約歸屬中華民國,那麼簽訂舊金山和約的48個戰勝國也將援例享有臺澎主權。

龍騰版高中歷史第一冊課文p103    張文隆/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