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台北市立動物園近年持續合作,復育被列二級保育類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俗稱「雷公蛙」的「臺北赤蛙 (Hylaana taipehensis)」,去年4月25日「拯救世界瀕危青蛙日」還在石門區出磺口與三芝區大坑地區聯手野放雷公蛙,經持續監測,目前已可看見野放雷公蛙在當地活動,顯示復育有成。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雷公蛙體長僅3到5公分大小,背部金黃綠色或是綠色,體側有白色背側褶極為醒目,背側褶內外側各有一條白線,因此側面看起來是兩條黑線和兩條白線交錯排列,非常美麗且特殊,因繁殖期接近春夏交替,春雷大作雷公響起之際,被稱為「雷公蛙」。

他說,因雷公蛙無明顯的外鳴囊,叫聲是單音細小的「嘰」,不容易聽見,所以也不易形成群蛙大合唱聲,是過去臺灣西部山坡地、水田、草澤和埤塘裡的小型常見蛙類。近年來雷公蛙零星分布於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和屏東縣等地區群,是新北市早期在三芝、石門低海拔草澤、濕地、水田一帶常見的蛙類。但隨著環境開發,雷公蛙數量逐漸稀有,被農委會歸類為保育類二級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李玟指出,雷公蛙對陸地環境及水質的汙染非常敏感,因此,農業局整合學術研究與生態友善農業,委託台灣大學生態所李培芬教授團隊,於雷公蛙野放後進行監測調查,包含雷公蛙偏好的水域形式、植栽狀況、周圍環境連結等,再進一步透過生態友善農業的推廣,結合三芝與石門地區友善耕作農村與具有保育理念農民,透過棲地改善(整地、清淤、引水、植栽.. 等),提供適合雷公蛙棲息的環境,今年會再依個體培育情形並擇定是和時間再次野放。

李培芬教授表示,兩棲類復育多以棲地保育為主,即便是透過人工繁殖野放的族群,提供一個適合棲息與繁殖的環境,初期連續3~5 年的野放,才能讓族群穩定棲息。野放樣區內可觀察到的蛙類就高達17種之多,其中以貢德氏赤蛙、臺北赤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臺北樹蛙(保育類特有種)、小雨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為優勢物種,野放區域環境對於生態是友善的。

農業局林務科長黃嘉文表示,為營造生產、生態友善共存之環境,結合生態綠網的推廣,加強保育淺山生物多樣性,透過水梯田營造里山地景,藉此讓雷公蛙的保育復育工作,達到生產與保育雙贏的局面。也會持續進行蛙類與環境生態監測,透過生態保育與友善農業的結合,讓雷公蛙成為生態友善農業最好的代言人。

 

新北市農業局與台灣大學生態所李培芬教授團隊,去年響應「拯救世界瀕危青蛙日」,在新北市石門區的棲地野放雷公蛙。   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農業局與台灣大學生態所李培芬教授團隊在三芝、石門進行雷公蛙野放個體日間調查。   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雷公蛙的新北市三芝棲地。   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