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以南地區水情嚴峻,農委會力推水源涵養策略,希望加強山林水土保持,留住更多水源,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許雅儒的研究也發現,台灣西部在每年水位較低的冬季及初春,大地震發生頻率較高。

老天爺遲遲不給雨,西半部水情持續惡化,民生用水也受到影響,然而中研院研究更證實,乾旱也會影響地震,研究員許雅儒表示,台灣西部季節地震活動度在每年2月至4月達到峰值,而在7月至9月下降到最低值,與每年季節陸地儲水量波動呈現負相關,暗示季節水文荷重的變化是驅動地震活動度季節變化的主要機制,台灣東部深層地震的活動亦呈現同樣的行為。

許雅儒也舉例,2010年3月4日芮氏規模6.4甲仙地震、2012年2月26日規模6.4霧台地震及2016年2月6日規模6.6美濃地震等都在2、3月發生,就是在水位比較低,水文荷重低的時候發生的。而根據2002到2018年的統計,台灣乾季每個月大約有40次規模2.5以上的地震,溼季只有20次。

這項研究也在4月登上國際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許雅儒表示,這次研究約費時4年,未來將持續研究,探討極端氣候對地震活動度的影響。

2002-2018年期間台灣陸地地震活動分佈、地下水位及GNSS計算之陸地儲水量之平均月變化。   圖:翻攝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