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近期與西方關係緊張,除了在烏克蘭邊界集結軍隊、鎮壓國內異議人士、驅逐捷克外交官等一連串舉動,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更於周三(21)發佈國情咨文,並在國會演說時警告外國莫挑釁。對此,外媒預測,普亭往後將以更強硬、更無耐性的方式回應西方。

俄羅斯總統普亭昨日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內容提及,「希望能與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保持良好關係,即使是意見不一致的國家亦同。若有國家將此善意視為軟弱,俄羅斯當局將採取嚴厲且迅速的回擊」。

《紐約時報》分析,現年68歲的普亭已掌權逾30年,似乎比以往更確信自己肩負「復興俄羅斯」的歷史責任,並以此在國內外與當前懦弱、虛偽、當德淪喪的西方作戰。學者也認為,這種混合傲慢的優越感,將使普亭更加膨脹、採取更廣泛的行動。

俄羅斯近期的一連串舉動也證實了與敵對勢力的衝突正在升級。上週俄國檢方提起訴訟,認為國內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尼(Aleksei A. Navalny)的組織為違法的「極端主義」,此舉可能伴隨激烈的政治鎮壓浪潮;而納瓦尼一再惡化的健康狀況,也引起了外界的關切。在與烏克蘭的邊界,俄國目前集結了10萬兵力的部隊,隨時準備好入侵鄰國,並聲稱此為對北約和烏國軍事活動所做的反應。

俄國反對派於週三呼籲在全國串聯,進行抗議行動。發言人表示,抗議行動將支持納瓦尼的絕食抗議,後者此時正於俄國的一所監獄裡瀕臨死亡,然而該抗議活動被警方強行驅散。

《紐時》認為,在反對派和外界看來,普亭近期的舉動似乎是偏執的表現;對於支持者與密切關注他的分析人士,則是依循一定的邏輯──西方試圖削弱俄國,而普亭是該國實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於2020年底甫上任的新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曾被俄羅斯當局視作希望。學者認為,儘管選舉時承諾將對俄採取強硬態度,與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相比下,拜登的形象更為專業、可靠、務實,且其世界觀在冷戰時期的外交影響下形成,有望對全球安全同負責任。兩國也確實在今年1月達成協議,延長削弱雙方軍備的New START時效。

然而,拜登今年3月曾被問及「是否認為普亭是『殺人兇手』」,並對此表示同意。俄國官員和政治評論員隨即在政論節目上憤怒反駁,兩國關係就此直轉而下。近期美國甫宣布對俄實施制裁,加上曾呼籲兩國進行元首峰會,許多俄國人認為,這是美國從強勢立場欲以強勢立場進行談判的粗魯嘗試。

對於納瓦尼事件,美國也曾警告,若其死於獄中,將對俄國政府追究責任。不過,按克林姆林宮的邏輯,納瓦尼與支持者為美國所「代理」,威脅俄羅斯的獨立地位,透過削弱普亭的正當性來破壞各統治菁英派系的平衡,進而破壞國家的穩定。

對於普亭對西方的敵意將維持多久?《紐時》並不認為有確切答案,並指出俄羅斯官媒周日曾在評論美俄對抗後,在節目尾聲再度釋出俄武庫的新武器「波賽頓」(Poseidon),釋放嚴峻訊息。過去曾有外媒指出,此枚核魚雷「波賽頓」將可導致放射性海嘯湧入敵國城市,使其實幾年無法住人。

另一方面,也有跡象顯示俄羅斯不願與西方的緊張關係失控。上月底俄國最高軍士官格列西莫夫(Valery V. Gerasimov)曾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A. Milley)通電;俄國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於周一討論了舉行元首峰會的可能;克里姆林宮也已宣布,普亭會在近期舉辦的虛擬氣候峰會上演說,將與拜登同框。

《紐時》最後分析,普亭決定讓俄羅斯重回大國的決心、堅信自己身作歷史人物的使命,將使他更積極尋求與美國合作的方式。

俄反對派領袖納瓦尼3月31日展開絕食抗議。   圖:擷取自twitter

俄羅斯與烏克蘭邊界情勢逐漸緊張,俄羅斯正在兩國邊境大規模集結軍隊,引發西方國家關注,俄國最高軍士官格列西莫夫(Valery V. Gerasimov)曾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A. Milley)對此通電談話。   圖 : 翻攝自戰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