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來挾市場優勢不斷對各國進行經濟霸凌,澳洲紅酒、龍蝦、台灣鳳梨皆淪為犧牲品。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15日提議,美方應與盟國建立「經濟北約」(Economic NATO),若中國以經濟籌碼攻擊其他國家,該聯盟能吸收遭制裁的商品,藉以反制中國。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15日舉辦線上聽證會,針對中國經濟野心進行討論與計畫應對措施,美國前任政府官員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博明、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等人皆出席作證。
關於中國野心,USCC委員、華府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會長甘浩森(Roy Kamphausen)指出,中國的經濟恫嚇行為對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造成衝擊,而他們多為美國盟友。不過甘浩森也舉台灣為例,表示外交部長吳釗燮發起挺「自由鳳梨」倡議,短時間就成功刺激國內外買氣,彌補損失,但類似作法不一定適用所有可能遭中國抵制的產品,因此美方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應對方式。
對此博明回應,美國能夠做的有兩部分,第一是公開聲援並團結一致,如中國禁止進口澳洲紅酒時,白宮國安會就立即在推特聲援,白宮舉辦的活動也特別選用澳洲紅酒,表示支持,博明還說自家廚房也掛了一張海報,寫著「對抗共產主義,就喝澳洲紅酒」。他表示,美國透過這種方式,才能展現團結,也為不敢表態的國家發聲。
博明表示,另一個作法則是成立類似「經濟北約」聯盟,如果一個國家受到中國經濟霸凌,以經濟籌碼攻擊其他台灣、菲律賓或美國的商人與勞工,應該組織一個聯盟,並設計快速反應機制,讓遭制裁產品能被吸收,藉此達到反制威嚇中國作用。
博明說,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力量,下一步中國的野心就是成為唯一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切斷世界供應來源,到時候不只是不買產品,甚至可能威脅不把電子零件、藥品、光纖等物品賣給你。
余茂春則認為,美國應依據中國每年發布的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逐條採取對等措施,禁止中國在相對應的美國產業投資,並建立機制讓在中國遭受不平等待遇的美企有投訴管道。余茂春指出,中國認為,與美國及自由世界的鬥爭就是一場零和遊戲,因此在這當中美國能夠也必須贏得這場地緣政治強權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