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藻礁保育議題備受討論,最近社群媒體上有說法指稱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看得到,是海水重度污染的指標物種;對此,今天(17日)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布調查報告,表示該說法為錯誤訊息。

近日,社群媒體上有民眾表示,為何藻礁在全球很稀有且宜蘭、花蓮、台東、屏東、小琉球和綠島幾乎沒有,是因為海水夠乾淨、清澈,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

所以「沒有你珊瑚藻鬼混的空隙嘛!你就是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阿。你希望海水很清澈,珊瑚生長茂盛,每年至少生長1公分,魚類豐富生機盎然?還是海水繼續汚染,只能養這種10年只長1公分礁石的廢藻?」

對此,事實查核中心訪問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副教授劉少倫,他表示,藻礁重要的造礁物種是殼狀珊瑚藻,物種多樣性高,不同物種有不同的棲地偏好,在很多地方都能生長;傾向支持中油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規劃的學者亦表示,藻礁不見得是污染的地方才會有,且「汙染」的定義見仁見智。

劉少倫解釋,有沙、懸浮物、低光源的水質環境,殼狀珊瑚藻在沒有其他競爭者和藻食動物,長時間下來才能累積礁體、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如果水質清澈、水溫低的環境,就會像東北角偏好許多非鈣化大型藻類和珊瑚,例如石花菜,但不會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又如果是水質清澈、水溫溫暖的環境,就會偏好珊瑚生長,例如墾丁的珊瑚礁生態。

劉少倫強調,有沉澱物的水質不等於「汙染」,且藻礁在工業區興建前就有,不是因為工業污染才形成;而現在大潭藻礁G3區的狀況是,施工後沒有常態化海浪進來淘洗,「藻礁將被泥沙長期掩埋,長期下來藻礁生態會死亡。」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子皓則指出,關於是否因汙染導致只有藻礁才能生長在這塊海域,目前還在科學釐清的階段,也還不確定為什麼桃園海岸有這麼大片的藻礁。

至於水質問題,林子浩表示,海洋生態系的健康度不是單靠水體濁度來評估,水體濁度是一個中性的指標,可能會受到海床特性、河川注入、海流、波浪等因素影響,屬於環境特色之一,並不是評估生態狀況的唯一指標。

林子皓強調, 每個不同的生態系統都有其獨特的生態系服務。就像珊瑚礁海域和河口捕撈到的魚種會不一樣,「但不能就因此說只要保育珊瑚礁生態系,不要保育河口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