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自由低落,排名全球倒數,外國駐中記者屢被中國當局恐嚇、驅逐甚至逮捕,更敵視外國的批判性報導,近來英中兩國關係就因互相禁播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和英國廣播公司(BBC)而急遽惡化。在這個敏感時刻,英國駐中國大使吳若蘭公開發聲說,外國媒體批評中國不代表他們不喜歡中國,而是發揮監督的作用,並指許多中國記者與企業都支持給予媒體自由更多空間。

吳若蘭2日在微信公眾號以「外國媒體贈恨中國嗎?」為題發文表示,中國官媒近期發表攻擊外媒的報導愈來愈多,還指控他們反中,中國日報更形容為「贈恨中國者」,但吳若蘭認為,外國媒體在中國的行為是獨立的,並監督中國政府的行為,確保民眾能夠獲得準確的信息,以及保護那些沒有發言權的人。

吳若蘭指出,在英國,媒體被稱為「第四產業」,英國記者可向政客提出尖銳問題,又可以開展調查工作,揭露不法行為,為少數群體發聲。她並提到中國30多位《財新》記者去年揭露地方當局如何壓制吹哨醫生,和隱瞞武漢肺炎病毒能夠人傳人的事實,這些批判性報導並沒被視為憎恨武漢乃至中國的證據,相反,還因為在發現問題和追責上發揮作用而受到讚譽。

吳若蘭續指,中國媒體也能秉持輿論監督的原則提供一些批判性報導,中國國內媒體《財經》、《新京報》、《北青深一度》等,都對武漢肺炎危機作出深度報導,她也提到2015年前央視記者柴靜推出一部關於中國大陸空氣汙染的紀錄片「穹頂之下」。然而,這些批判性報導只能在中國政府允許的條件下進行。她呼籲中國應多放開言路,鼓勵、寬容接受建設性批評。

吳若蘭強調,無論在世界何地,批判性的報導都不能證明記者不喜歡這個國家。相反,它證明了媒體自由的價值,可以帶來更準確的資訊和找出需要改變的地方,希望未來這類來自西方媒體和中國媒體的重要報導可以得到更大的認可。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則對此回應稱,「個別英國媒體」在報導中國新聞時「沒有秉持公正立場、以意識形態劃線、編造假新聞,事實是十分清楚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外宣稱「隨時歡迎到中國享受自由」,但無國界記者組織去年公布的全球新聞自由度排名卻顯示,中國倒數第4。根據無國界記者的統計,目前中國是全球關押記者數目最高的國家,上百名中國記者遭到監禁。中國過去一年來快速提升資訊監控與審查的機制,並持續迫害與關押記者與部落客,自2020年2月逮補了多名公民記者,藉此隱匿武漢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