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從2018年環評通過至今爭議不斷,日前「搶救藻礁公投」連署公投再度成為熱門議題。而毒理教授招名威表示,他認為藻礁公投已不只是保育、發電的問題,站在他的立場來看,他看到的問題重點是:「空污造成的健康問題」。

日前「搶救藻礁公投」連署公投再度成為熱門議題,預估環團需在3月17日前收集到35萬份連署書,今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公投領銜人潘忠政今天表示,公投連署已突破29萬法定門檻,預估明天就可達到35萬份連署書,順利的話將於今年8月公投。

這個議題,環團、中油、行政院、經濟部都各自有各自立場,而醫界的毒理專家招名威則表示,他認為藻礁公投不只是保育和發電的議題,「而是空汙造成的健康問題。」他認為台灣一年已有近一萬人因空汙死亡,供電模式不改變,就沒辦法解決台灣空汙嚴重的議題。

招名威表示,因為「2025非核家園」主張,台灣已決定不再加蓋核能電廠,目前台灣電力以火力發電為主,但因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火力發電也被加速減緩,此時此刻若沒有完善的天然氣接收站,台灣缺電是勢在必行的結果。

他指出,藻礁是無節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形成的「植物礁」,平均10年才生成1公分,生長速度緩慢。「假設今天沒有興建大潭天然氣接收站,那要誰來發電?難道要讓中南部的空汙更加嚴重嗎? 」招名威表示,中火大量燃燒,導致溫室氣體大量排放,而公投保育一時的藻礁,往後難道不會因為氣候暖化等問題,再次滅亡

他表示,2015年大潭開發面積達232公頃;20181月提出替代方案,已將開發面積縮減為37公頃;20188月底提出的「迴避替代修正方案」,進一步將開發面積減至23公頃。他認為一這已經是很好的溝通狀態,他認為在這個議題上,一定找出一個可以兼顧大眾健康和權益的方式,因為「台灣一年已有近一萬人因空污死亡」,如果因為公投而停止目前若要求大潭開發案的進度,供氣時間將從明年往後延11年至2032年,他指出,台灣在2025前還能持續現行的發電模式,「但2025後,要彌補缺乏核能發電的8.6%,燃煤發電的效能只會更高⋯⋯」

換而言之,就是可能至少會有 超過11萬人因為空汙問題而死亡。而且北部缺電,需要更多中南部的電力北送,「不用想就知道,中南部的人又要活在霧濛濛的空氣中了。」

招名威表示,在環團抗爭後的今天,天然氣接受站的面積縮減到剩不到原本的1/10,雖然不完美,但這是件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決定。他認為這件事情需理性思考,因為時代的進步必然要有所取捨。

他進一步說,目前折衷作法也不是要讓藻礁全滅亡,所以這藻礁議題並不是是非題,「環境保護固然重要,但為了藻礁犧牲更多人的健康,這肯定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