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能源轉型政策,天然氣日益重要。為配合政府能源轉型政策,達到2025年燃氣發電占比達50%的目標,中油選定在桃園大潭藻礁上施工建置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確保電力供應穩定,更達到能源轉型減碳減污目標。
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沒有破壞藻礁生態
「藻礁永存」承諾,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已將生態視為整體規劃的必要考量條件。2011年國民黨執政時,中油公司早就開始規劃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但方向和內涵與現在版本已經早就不同。
第一,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開發面積從原來的232公頃,縮減為23公頃,面積變小,僅占原來十分之一;第二,為徹底保育藻礁珊瑚,建廠開發避開敏感區域,只使用原開發單位已經填築用地13公頃,維持自然海岸原貌,減輕生態影響;第三,本來要在藻礁做碼頭,目前規劃推到外海去了,不僅改變儲油槽位置,甚至開發時的樁也採取迴避措施。第四,整個堤岸往外再推20公尺以上,即便是15公尺深的礁床也都盡量避免破壞,整個完全是不一樣的興建案。
天然氣是落實減碳、減空污、綠色家園的過程
天然氣上線,不僅確保供電穩定,更是落實臺灣邁向綠色無核家園的重要階段。天然氣具備低碳特性,可以降低碳排放、減少空污,在天然氣接收站興建後,更能確保電力穩定、友善空氣環境及促進綠能發展目標,有利我們走向「低碳、非核」家園。
先前,環保團體期待以台北港作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保育大潭藻礁生態,經過協商、環評、興建接收站的時程評估,台北港無法配合桃園大潭電廠新增機組所要的供氣時程。所以,如果今天沒有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來讓大潭電廠能夠有足夠天然氣供電,不但無法達到2025非核家園,在「台積電一分鐘都不能缺電」的情形下,又怎麼打造臺灣半導體產業護國神山群。
能源轉型的路上,不可走回頭路
臺灣已經走在能源轉型的路上,必須持續朝向減碳、友善安全環境的目標邁進。在2011年日本東北311大地震後,為達2025自然達成的非核家園,如果天然氣接收站沒有即時完成興建,這個非核目標就不可能達成。所以,燃氣不上來,供電就無法穩定,半導體產業鏈及晶圓代工廠,影響將會相當嚴重;燃氣不上線,就無法減煤,又如何邁向無核家園?
現在,臺灣已經在能源轉型的非核、減煤的道路上,要創造能源轉型、減少空污,不可再走回頭路,若是拒絕燃氣絕對是反其道而行。
針對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既然現在已經避開藻礁,且投入大量資源維護藻礁生態,大家應該平心靜氣想想,支持桃園大潭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讓臺灣成為能夠兼顧環保以及產業發展。
文/劉翔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