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間,狐蝠的數量在澳洲昆士蘭小鎮英厄姆(Ingham)呈爆炸性增長,「蝙蝠龍捲風」也成為外媒形容被狐蝠籠罩城市的景象,然而當地民眾似乎不樂見這樣的情景,面對狐蝠所造成的噪音及惡臭抱怨連連。
據《德國之聲》報導,澳洲出現多個大型狐蝠聚集地,不僅是英厄姆、位在新南威爾士州的格拉夫頓鎮的民眾也表示,當夜幕降臨,突然間會飛來成千上萬隻,看上去就像是出現大片烏雲,有時甚至會有超過10萬隻同時聚集於該地,對於狐蝠群體活動時發出的噪音及作為許多病毒的天然宿主,當地居民各個人心惶惶。
然而狐蝠本非群聚於城市。於澳洲生活的狐蝠有四種,其中兩種就為保育類動物,不過隨棲地水源的減少、枯竭;加上當地氣候變遷,炙熱的溫度也使成千上萬的狐蝠脫水死亡,據當地環保協會「荒野協會」(Wilderness Society)主任布倫南(Matt Brennan)指出,包括澳洲東部森林目前也已成為新興伐木熱點,林木及水源的消失,讓狐蝠群被迫在城市、郊區尋找庇護所,導致澳洲狐蝠的總數雖減少,卻大舉入侵城市。
針對狐蝠的保育,部分澳洲城市正展開救援行動,但效果卻不盡理想。例如位在墨爾本東北部的亞拉市,為幫助胡巿降溫,在亞拉河畔裝置灑水系統,卻有專家指出,此舉將對原本就因高溫而力竭的狐蝠受到驚嚇,讓其精神更加緊繃。
對此,狐蝠動保組織「雪梨蝙蝠」(Sydney Bats)成員皮爾森表示,狐蝠作為生態圈的一環,不僅能幫助授粉、也能為澳洲雨林中珍貴的樹木、灌木持續繁殖,且其發出的聲音其實是彼此溝通的複雜方式,並非人們所謂的「噪音」。對於狐蝠的保護,皮爾森認為根本之道還是必須正視氣候變遷及森林砍伐議題,不要再將狐蝠視為傳播疾病的元兇,而是去認識它們不凡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