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陸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其中包括:不得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醜化中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論文」是意識形態鬥爭 不見硝煙 無孔不入 不容私有

直言之,關於破除研究評價「唯論文」的《指導意見》一出,給整個中國大陸學術圈吃瓜帶來一次不小的震動,甚至全網都在對此進行討論,有吃瓜的、有歡呼的、有懷疑的、也有憧憬的。關鍵在於,從今以後學者是不是不用發論文了?「萬惡」的C刊論文也不用發了?要開始取締外文期刊了?

深入分析,《指導意見》一方面說明中國的科學研究、學術領域的一些「痼疾沉屙」已經到了「非治不可」、刻不容緩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要引導學術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神州大地上。《指導意見》中提出外文期刊的發表紅線,除了改善評價辦法認定,還變相要求以「品質」為前提的外文期刊論文。

中國學界不以「唯論文」導向 才有文化自信

何謂「品質」?也就是政治正確。過去中共曾多次出手,企圖干預學術期刊的編採工作,例如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季刊》,應中國國家出版廣電總局要求,抽走300多篇與天安門、文革、西藏、新疆、香港及台灣等有關文章,不少學者批評此舉打擊學術自由。

所謂「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醜化中國」的底線思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中共認為國際上有期刊、媒體刻意出版矮化醜化中國(中共)的研究成果,讓中國境內學者心中產生了「負面研究好發表」的心態,包括像文革、貧窮、落後、制度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等關鍵字,都成為學術標籤。

諷刺的是,中共認為這些論文不符合中國實際情況,也醜化了中國形象,這是刻意而為。中國學者在研究發表時,必須在國際上發出正確的聲音。例如官方整肅武漢肺炎論調,早在今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初,不少中國學者都曾發表論文,當中研究成果與中國官方通報武漢肺炎情況不一致,令國際社會高度質疑中國官方隱瞞疫情,這必須要嚴肅處理的。

制度問題 只能制度解決

過去數十年來,中國科研學術整體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真正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思想發明,卻並未同步增長,中國知識界的自信心也並未同步增強。

除了評比外,爲何中國學者論文發表優先考量國際期刊,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是研究領域或方向的學術主導權不在中國,二是大陸學者要得到國際同行認可,就需要國際舞臺交流學術進展,三是中國大陸學術界「跟風研究」嚴重,大陸國內期刊,很多研究方向並非沒有研究價值,卻偏偏在論文標題添上「習近平」或「新時代」一類「關鍵詞」加持,降低學術可信度。

依照《澎湃新聞》9月15日報導「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清華大學前副校長施一公也曾經說過:「我們的SCI論文給誰看?實際上都在免費為西方打工。」付費在西方發表文章,等於倒貼為西方服務,這是中國大學學術導向的最大問題。尤其是在論文發表費用上,每年為美國送去一艘國產航空母艦。

玻璃心碎 中國教育界被西方標準化

平心而論,這些學術導向會起到什麼作用嗎?是憂慮這些論文變成國際指責的眾矢之的,或是這些論文是會全面摧毀中共的道路自信,會重新樹立起崇洋媚外的西方優先思想嗎?還是擔心中國教育界就這樣被西方標準化了?

關鍵在於,這些論文等於直接證明「中國很差勁」,無疑是拐彎抹角或陰陽怪氣地醜化和矮化中國。期刊文章會讓學生、教師對自己社會、體制、國家、民族,甚至是文化和基因產生自我懷疑,進而自慚顏穢,卑躬屈膝,對西方言聽計從,不敢懷疑,只顧反思。

對中共而言,這種盲目的反思是有害的,「唯論文」的《指導意見》必須撥亂反正,國際論文發表也必須肩負起置入性行銷中共的責任,也就是學者的論文不能私有化,是必須服務於國家的公共財。

本文經央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