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民黨立委凍結「行政院國際經貿策略小組」1500萬的預算,理由是過去該小組的運作不明,召開會議次數不多,而且對於推動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的策略毫無建樹,使得目前為止我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的推動業務沒有進展,因此提案凍結預算;對此,綠營反擊國民黨是雙標黨,凍結預算是政治操作,表面上建議政府應當設法加入CPTPP,實際上卻是政治鬥爭凌駕國家利益之上,打擊外交工作,扯台灣國際經貿發展的後腿。

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江啟臣也不甘示弱,全力回批「國際經貿策略小組」沒有開會也沒有策略,本於立委為人民看緊荷包的天職,凍結預算只是「剛好而已」,而且他強調「提案凍結」不等於預算刪減,未來外交部需要進行專案進度報告,還是有協商解凍的機會;看似有玄機的解釋,但也翻出朝野攻防的新仇舊恨,認為民進黨政府做事「沒半步」,認為台灣無法加入RECP是因為執政黨的無能,顯然該小組的推動效益不彰,既然策略擬定毫無實質的作用,那麼連續三年編列預算的意義就蕩然無存。

當然,行政與立法之間的「制衡」精神,國會議員本職就是監督行政部門,替人民把關任何預算和法案也都毫無疑問,但是監督之責不是只有「贊成」與「反對」,朝野之間也不單是「表決票數」的競逐,在攸關國家利益的項目應當本著「理性問政」的原則。然而,在針對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方向上,在野黨卻不是從「研擬對外策略」以「台灣國際競爭力」來進行意見交換,甚或提供「良策」以助政府政策更為完善更具效用;反而是用「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的策略,在外交議題上與執政黨進行焦土之戰。

讓人感到可惜的是,江啟臣固為區域立委擁有地方經營與選民服務的特質,同時他也擁有國際政治經濟的專業背景,留美的國際關係博士又曾在大學執教,也曾在民間智庫從事「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研究,理當對於當前區域的宏觀形勢保有敏感度,且也能就國際政經權力的變化有微觀的掌握才是。不過,從江啟程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他完全拋棄客觀的理性判斷,以及「倒果為因」扭曲事實情勢,台灣國際參與受阻一直都是來自「中國」,尤其是排除在RECP之外,就算在馬政府時期也是如此,不是嗎?

翻開江教授時期的研究成果中,對於台灣的處境,也曾相當客觀的描述,認為「外交處境困難,我國應當加強與他國或相關國際組織的溝通及合作,充分運用議題多元化與國際參與的機會,學習並累積國際參與的經驗(2005年9月:頁58)」,顯然當時的江啟臣也認同拓展外交關係絕對不是以「開會的數量」或「研擬策略」便可以坐享成果,必須積極的累積能量,甚至有「容錯」的可能來累積經驗,而且江教授也建議應當有效運用具開放性的亞太合作渠道,或許這也是他日前呼籲加入CPTPP的學者風範使然。

只是,曾經擁有的專業在政治仕途上已「回不去了」,江啟臣想的是明年五月的主席改選,唯有「不問是非」全力讓國民黨「戰狼化」,反正過去民進黨在野時也是不斷朝野攻防,國民黨可以有樣學樣;不過,江啟臣恐怕是末學膚受,對於議題文獻的回顧、社會輿論的掌握及朝野攻防的節奏都可以說是亂了套,直言之,近期國民黨的表現只有彰顯「討厭民進黨」,卻毫無對「國家大政」有任何正面作用。這或許解釋了為何極力攻擊民進黨政府的各項政策,但民調的支持度卻沒有連動躍起,顯然國民黨的種種表現仍不符合社會期待。

持平而論,一個具實力的忠誠在野黨,應當針對各種議題有完整的內容論述與引導方針,尤以對於協助國際交流的一般事務預算,本於外交工作的特殊性,在體諒與支持之外,也應當提出可以促進台灣鏈結國際的建議並責成外交部進行工作報告。可悲的是,國民黨只想用朝野對抗的方式,提不出見解又顯示出前後矛盾的政治立場,過去扁時代,國民黨曾以政治理由來刪除陸委會推動兩岸民間交流的「中華發展基金」,但自己卻不斷動用私下管道進行國共交流,如今又出手凍結國際交流預算,實在讓人無言以對。